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5年>>201503>>检察风采.西安新城>>亮点新城>>聚焦强化司法办案,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品味传统民俗,寻访非遗瑰宝, 守护文化根脉

时间:2025-02-20 14:28:13  作者:  新闻来源: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正月十五元宵至,灯火璀璨映长安。2月11日,金蛇携“艺”闹元宵·非遗体验活动在西安永兴坊热闹开展,众多非遗项目与特色美食精彩亮相。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干警走进永兴坊非遗文化街区,近距离领略了西安剪纸、新城棉絮画制作、西安乌金拓、民间玩具九连环制作工艺等传统技艺魅力,品味了一场别开生面、精彩绝伦的非遗盛宴。

“棉絮画从明朝初年传承至今,从农作物的棉花上发展而来,流传到现在……”寻访干警驻足于“棉絮画”展台前,聆听传承人李海红讲述这项独具特色的非遗技艺。

新城棉絮画是以棉絮为原料,以棉布为胎体,将点染笔墨情趣的棉絮经过精细的撕扯、层叠与塑形,升华,创作出人物造像、花鸟、山水等具有立体感的艺术画作,被称为“东方立体国画”。制作一幅棉絮画需要耗费大量的心血与精力。首先,要挑选顶级的棉花,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如固色、水煮、晾晒等,将其变为丰富多彩的棉絮。接着,通过繁复的铺、抽、拉、扭、扯、撕、捻、包等技法,巧妙地表现出图案的神韵。背景处理、组图、提款、加印等步骤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每一幅完整的棉絮画都需要经历数十道工序,经过精心装裱,方显其完美之姿。棉絮画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创作不仅保留了民间艺术特点,还结合传统的山水画、双面绣沙影、沙雕棉絮画和光影式棉絮画等新的表现技法,创作出的牡丹、飞鸟、图腾等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魅力。

寻访干警向活动负责人介绍了检察机关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详细了解了非遗项目目前的保护和传承情况,并就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进行了深入探讨。

下一步,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扎实深入开展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倾力守护厚重“古色”,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新城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宗云芳]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