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11月11日电近日,新城检察院办理的孙某等五人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李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一案在新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新城检察院派出检察官出庭支持刑事公诉和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双管齐下、全面履行检察职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合规经营者的知识产权,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新城检察院在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孙某从李某甲处购入各种名酒包材,伙同叶某、孙某乙、李某、陈某长期从事制售假酒的违法犯罪活动。后经我院查明:孙某、叶某、孙某乙、陈某在本市长安区制假作坊内自行勾兑酒水并冒牌销售,李某明知孙某所销售西凤等品牌是假酒的情况下仍以低价进购,通过自己的烟酒店高价销售给消费者,前述品牌酒经商标持有人鉴定系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孙某等六人的行为不仅涉嫌刑事犯罪,同时侵害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知情权、生命健康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据此,我院就本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向消费者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惩罚性损害赔偿金。庭审中,被告人均当庭表示认罪伏法真心悔过。
本案是新城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成立以来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知识产权案件,充分体现了我院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的有效衔接和对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作为涉及食品消费者保护领域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具有重要警示教育意义。食品安全事关民生,涉及到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消费活动中的知情权。惩罚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希望通过公开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促使被告对自己的违法行为给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事实进行认真反省,痛改前非。对其他食品经营者亦具有警示意义,要以本案为戒,增强法律意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经营活动,诚信自律,保证食品安全,对社会公众负责。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