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8年>>201801>>2017法治蓝皮书>>反腐篇

段培相:贪官的"另类经济学"

时间:2018-01-17 16:00: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入选贪官:云南省德宏州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段培相。图片来源:《新京报》

  事件回放

  2017年9月29日,云南省纪委发布消息:经中共德宏州委批准,中共德宏州纪委对德宏州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段培相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经查,段培相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不报告、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私自篡改个人档案资料;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违反规定收受和索要他人财物;违反工作纪律,未经主管领导签批,擅自授意制发公文,向企业出借财政资金;违反生活纪律,与多名女性发生和保持不正当性关系。

  段培相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漠,生活腐化,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并涉嫌违法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共德宏州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报中共德宏州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给予段培相开除党籍处分;经德宏州监察局报请德宏州人民政府批准,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线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段培相精于算计。在当地企业家眼中,是难缠的“吸血鬼”;在同事和下属口中,则是爱占便宜的“吝啬鬼”。他数次找某企业家,要求低价购买其别墅,得手后高价出售获取巨额利润。还曾以做家具为名,直接叫车拉走了某企业家的2吨花梨木。在单位,他则经常向下属借钱,长期不还。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规避人生风险,就要“好好赚钱,夯实经济基础”。在其“另类经济学”的误导下,他精于算计,肆无忌惮,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警示意义

  世界上很多现象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正确利用经济学,可以帮助一个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而一旦不能正确利用经济学,甚至产生“腐败”的“另类经济学”,就可能把人引入歧途。就像段培相,把经济理解成了算计,用在以权谋私上,走向犯罪就是一种必然。

  各方观点

  新闻评论员肖华:像段培相一样,很多腐败分子走上腐败的道路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着很多的算计。有的看到自己为工作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却不如别人,就想到用腐败来补偿自己;有的想到自己腐败,不一定会被发现,一旦不被发现,腐败就可以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等等。这样的认识就是所谓的“腐败经济学”。

  经济学揭示的往往是经济规律,是搞市场经济必须要遵循的。领导干部搞的是政治,应该遵循政治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如果混淆了经济与政治的区别,认为权力可以用来交换,金钱可以左右政治,那么权力就必然会被扭曲,政治必然会变味。

  ——2017年11月21日正义网

  新闻评论员孙云霄:“段培相式”官员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方面,损害了地方政府的整体形象,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树立。作为地方高官,口头说着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却未为人民干实事、干真事,假话空话多了,兑现的承诺少了,长此以往,伤了民心、失了民意。另一方面,腐化了干部队伍,助长了不正之风。作为上司、政府干部,本应为下属、商家、百姓做表率,但他却用自己的“另类经济学”思想,忙于“吝啬”、忙于算计,做了错误的示范,如果不加以整治,将会不断腐蚀干部队伍,进一步影响干部作风建设。

  ——2017年11月17日搜狐网

[责任编辑:贾潇]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