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解决执行难,王健制订了岗位目标精细化管理办法,实行“121”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全国率先推行执行“大头贴”公告和“悬赏公告”的做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通报表扬。[详细]
到食药大队几年来,王瑜先后侦破了一系列毒豆芽案、假白酒案、假药案……他撰写的《打击网络销售假药犯罪办案指引》在河北省推广,还应邀在河北省公安食药系统安保培训会上授课。[详细]
王璐仅用4年时间,就成功研制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162种国家二级农药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空白,仅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任务中就累计为国家在标准物质采购方面节支超过千万元。[详细]
无论是审判工作、调研指导还是制度创新,方金刚始终坚持从优秀到卓越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法学理论功底深厚和外语水平高的优势,为推动人民法院司法事业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详细]
做事干练、麻利是很多同事对邓霖的一致评价,办案数量在庭里常年都是数一数二的,她也因此获得了“快枪手”的称号。执行悬赏,她在2009年一次尝试,现在成为全国各地法院攻克执行难的一个利器。 [详细]
北京丰台劝导队从2007年在永善社区发源至今,已覆盖全区80%以上社区,规模达7000余人,“劝导”范围从街面延伸到楼门、家庭,内容从市容秩序延伸到安全维稳、文明行为等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社区平安的守护人。 [详细]
“知心姐姐”团队先后对128名涉案未成年人进行了帮教。2017年5月,总结建立了针对涉案未成年人的“5+1”帮教模式,独创、首创了集办案、救助、帮教和普法为一体的“四三工作法”。[详细]
乔富粤从检23年来,先后办理各类案件1600多件,无一起错案。先后获“全国优秀公诉人”、湖北省“十佳检察官”等称号,并被荣记全国检察机关一等功,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 [详细]
危辉星做过刑庭书记员,到中级法院、基层法院挂过职,但一个行政案子没审过,为此,他开始尽可能多地旁听庭审,拿着判决书一个个看,最终成为了一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详细]
刘家卿敏捷的思维、出众的口才,以及自信中夹着的干练,赢得了同行和对手的敬重。从一名检察新兵到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她只用了十三年。[详细]
李华从检24年来,长期战斗在办案一线,参与办理各类刑事、经济案件2500多件,所办案件批准逮捕准确率100%、案件审结率100%、起诉有罪判决率100%。2018年2月,被中共南平市委授予“廖俊波式好干部”荣誉称号。 [详细]
杨光照首创了“帮教四延伸”工作方法,让辖区100余名违法违规人员重获新生。他先后荣获全省、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浙江省“人民满意”十大杰出民警、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详细]
公益诉讼试点期间,吴小红带领团队摸排案件线索11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97件,提起公益诉讼8件,6起案件开庭审理,诉讼请求均得到法院支持,挽回国有资产损失7280余万元。[详细]
从业近30年来,宋鱼水不懈钻研审判前沿问题,撰写《论调解艺术》等著作,公正高效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千余件,被当事人誉为“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详细]
张小兵每年深入走访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10余次,走访贫困户300次。在他的指导下,智桥律师为当地村民办理免费法律案件7起,为村民挽回间接损失40余万元。2018年7月1日,他荣获“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员”荣誉称号。[详细]
30余年来,张欣用一张张精心描绘的画像,擒获一个又一个犯罪嫌疑人,被誉为“警坛神笔”。然而,10月20日19时许,他却永远停下了画笔,因连续加班工作劳累过度,突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8岁。[详细]
张学金带领同事们破获贩毒案件460余起,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650余人,逮捕、起诉贩毒犯罪嫌疑人65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23190余克;强制戒毒3000余人次;破获贩卖、私藏枪支案件4起,缴获手枪11支。[详细]
自1999年从部队转业至今,张保国一直是团队的第一排爆手,先后成功处置涉爆现场100多次,排除爆炸装置20多个,鉴定排除可疑爆炸物130多个,鉴定、排除、销毁各类炮弹、炸弹等4000多发(枚),完成重大活动防爆安检1200余次。[详细]
从检20年,陈莉娜始终坚守“忠于法律、严格执法”,累计办理1000余件审查逮捕及审查起诉案件,无一错捕、漏捕。她创建了涉案未成年人特色监督矫正机制,首开了石家庄市未检特色工作先河。[详细]
林伟光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从来不顾个人安危,曾纵身跳下6米高的桥勇擒飞车贼,也曾在高速驾驶摩托车时,双手离开车把拔枪上膛击毙案犯。由于英勇的事迹数不胜数,他获得了“战神”的美名。[详细]
从2006年开始,欧阳继华成为了北京市德胜街道的一名社区公益律师,而后,每周三上午去社区值班就成为了一项不变的承诺,这一干就是11年。在德胜地区的居民心中,他就是自己的家里人。[详细]
罗桑达娃是被牧民称为“马背上的泥朵巴”的藏族民警,扎根在4000多米海拔高原派出所,“管”着1666平方公里的辖区,因长期负重前行、积劳成疾,但热爱警察职业的他带病坚持了7年。[详细]
从事检察工作30年来,周会明始终坚持为民司法、公正司法,模范实践人民检察为人民的神圣职责。针对安徽省长丰县曾经非法行医泛滥怪象,他和同事们查办的滥用职权犯罪案件,对全行业产生警示意义。[详细]
在协助办理案件中,唐帅发现,很多聋哑人因为不懂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此外,聋哑人案件在办理中常面临“普通话手语聋哑人看不懂”的情况。2012年,唐帅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一名专职律师,他也是国内唯一一名手语律师。[详细]
容寿斌在同事眼中不仅是打击违法的办案能手,是信息化建设的骨干,还是年轻干警学习的优秀青年模范,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从2017年4月13日开始,龙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在容寿斌的带领下共破获了398起案件。[详细]
2018年8月30日的那5个小时,黄其焕果断替换人质,独自与持刀嫌疑人周旋,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他浑身被油和水浸透,被菜刀刀刃顶住脖子,身上受了20多处刀伤,冒着生命危险阻止了一场恶性事件的发生。[详细]
2018年5月6日下午,谢新星驾车经过娄底市大汉大道时,追堵一涉嫌抢劫的持枪男子并最终将其当场制服。视频随之传播开来,他的英雄之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赖远明到执行局后,有效执结众多重案、要案和骨头案件, 2017年度实际执结476件,执结率95.2%,和解率达到了61.90%,案件质量合格率100%,无一件案件因措施不当被当事人涉诉信访投诉。[详细]
和解留守儿童与邻里发生的激烈矛盾对抗,治疗引导“惯偷少年”的心理疾病和价值认识,重塑极度自卑少女的心灵……从事少年审判工作以来,詹红荔先后审结500多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帮助1000多名问题少年回归社会。 [详细]
霍玉山在基层法庭工作了18年,审理案件2000余件,调解率达70%以上,与他打过交道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却坚持每月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资助贫困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雷锋法官”。[详细]
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于明练就了敢于“啃硬骨头”、办困难案件的优良工作作风,人称“90后铁捕”,再困难再复杂的“硬骨头”案件,都能被他“啃”下来。[详细]
从1992年至今,于洪玉已经在普法路上度过了整整26个春秋。他的普法足迹已遍布狮城的每一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直接接受其法治教育者达100余万人次。[详细]
马有信自2008年担任调解员以来,成功调处纠纷2460件,涉及金额1200余万元,预防群体性事件14件,民转刑56件60人次。[详细]
33年间,王子恺绝大多数时间奋战在自侦工作第一线,先后获得龙口市十佳侦查员、政法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反贪局长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十三次立功。[详细]
2018年7月22日,王永良在抗击严重洪涝灾害、转移人民群众过程中被洪水冲走失踪,不幸逝世,享年50岁。[详细]
王延辉热衷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免费为困难群众,尤其是农民工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在多起涉及人数较多、涉案金额较大、社会影响严重的案件中,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被人们称为“困难群体代言人”。 [详细]
1993年,从黑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王宏伟便一直工作在打击刑事犯罪的第一线。25载春秋更替,王宏伟以不变的初心,写下了他自己的“警察故事”,在破案擒凶的生涯中实现着自身价值。[详细]
王林自2011年到通州法院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执行工作一线。据北京法院办案业绩评价系统显示,2018年上半年,王林的小额速执团队以1909.38分的得分位居全市法院第一名。[详细]
为了解决执行难,王健制订了岗位目标精细化管理办法,实行“121”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全国率先推行执行“大头贴”公告和“悬赏公告”的做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通报表扬。[详细]
20年来,王海峰先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起,调解重大疑难纠纷487起,防止群体性上访400余人,预防民转刑案件17起,纠纷调解成功率100%。[详细]
王富忱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全省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承德市和11个县区先后全部成立了社区矫正管理局,各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社区矫正管理所,此举开创了全国先河。[详细]
到食药大队几年来,王瑜先后侦破了一系列毒豆芽案、假白酒案、假药案……他撰写的《打击网络销售假药犯罪办案指引》在河北省推广,还应邀在河北省公安食药系统安保培训会上授课。[详细]
16年公诉生涯中,王衡不论接手什么案件,都镇定自若、举重若轻。2001年以来,他办理公诉案件700余件,所有案件“零上访”,有罪判决率达到100%。[详细]
王璐仅用4年时间,就成功研制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162种国家二级农药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空白,仅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任务中就累计为国家在标准物质采购方面节支超过千万元。[详细]
文需雁从2000年开始走上司法所长的岗位,一干就是17个年头。17年,他的鞋子磨破了50多双,雅河乡5369户每一家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共调处各类纠纷2000余件。[详细]
无论是审判工作、调研指导还是制度创新,方金刚始终坚持从优秀到卓越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法学理论功底深厚和外语水平高的优势,为推动人民法院司法事业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详细]
做事干练、麻利是很多同事对邓霖的一致评价,办案数量在庭里常年都是数一数二的,她也因此获得了“快枪手”的称号。执行悬赏,她在2009年一次尝试,现在成为全国各地法院攻克执行难的一个利器。 [详细]
北京丰台劝导队从2007年在永善社区发源至今,已覆盖全区80%以上社区,规模达7000余人,“劝导”范围从街面延伸到楼门、家庭,内容从市容秩序延伸到安全维稳、文明行为等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社区平安的守护人。 [详细]
“知心姐姐”团队先后对128名涉案未成年人进行了帮教。2017年5月,总结建立了针对涉案未成年人的“5+1”帮教模式,独创、首创了集办案、救助、帮教和普法为一体的“四三工作法”。[详细]
付胜芳在执行岗位工作的9年中,一直保持高强度工作,但从未叫过苦和累。将有限的精力集中投入到工作中,以诚恳的态度热情地为当事人服务。凡付胜芳承办案件的当事人,没有一人对他的敬业提出过异议。 [详细]
白静从事检察工作以来,始终秉承法律人精神,坚持在求知中增长才干,在创新中成就事业,以严谨细致、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守办案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检察干警的责任和担当。[详细]
达瓦扎西带领团队办理了大量的法律案件,其中大部分服务对象为农民工和困难职工。珠穆朗玛律所采用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多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律师送法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详细]
乔富粤从检23年来,先后办理各类案件1600多件,无一起错案。先后获“全国优秀公诉人”、湖北省“十佳检察官”等称号,并被荣记全国检察机关一等功,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 [详细]
危辉星做过刑庭书记员,到中级法院、基层法院挂过职,但一个行政案子没审过,为此,他开始尽可能多地旁听庭审,拿着判决书一个个看,最终成为了一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详细]
庄安泰年逾半百、身患残疾,十几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做好调解工作,凡是经过他手的纠纷基本上都能成功调解,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他每天都要接访群众30人以上,摸索出了一套“望闻问切”调解工作法。[详细]
刘成从事执行工作15年来,办理案件2812件,执结率90%,执行标的额6.7亿元。连续7年在全市法院系统大练兵考试中获得执行类第一名,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法院办案标兵等荣誉,荣立三等功3次。 [详细]
刘家卿敏捷的思维、出众的口才,以及自信中夹着的干练,赢得了同行和对手的敬重。从一名检察新兵到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她只用了十三年。[详细]
许靖从业至今,办理一审案件超过500件,其中包括很多上海滩大要案,如静安“11·15”火灾案、“福喜”案、南非珠宝抢劫案、南斯拉夫跨国绑架案、藏强黑社会性质案、“杀妻藏尸”案等。[详细]
孙世光和破产案件的“相爱相杀”形成了数十万字的材料或论文。不仅如此,他还会给经手过的每个案子注明一份详尽的“户籍档案”,被同事们称为“世光出品就是品质保证”。 [详细]
孙莉把普法宣传作为自己的职责,常年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法律宣讲活动,帮助群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她先后获得“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详细]
苏凤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公诉人、辽宁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检察官(模范检察干部)等称号。十多年,她办理和复核案件700余件,件件保质保量。[详细]
李华从检24年来,长期战斗在办案一线,参与办理各类刑事、经济案件2500多件,所办案件批准逮捕准确率100%、案件审结率100%、起诉有罪判决率100%。2018年2月,被中共南平市委授予“廖俊波式好干部”荣誉称号。 [详细]
李丽玲参加执行工作6年多,办理的执行案件近千件,执行到位案款1.2亿多元。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并荣立过昆明市法院系统三等功。 [详细]
李春丽一直在挑战自我,立案庭、民二庭、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庭,宣教处、速裁中心,18年间,每一个岗位都留下了她努力的身影。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咸阳市“三八红旗手”、……一个个荣誉都是对她的肯定。 [详细]
从警18年来,李钢先后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数千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0余名,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3次,多次荣获个人嘉奖等荣誉称号。[详细]
26年来,李晓东基本都是全程参加巡回审判工作,寒来暑往、从不懈怠。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跨省(市)的巡回法庭,能够坚持巡回审判26年,李晓东可以说是迁安巡回审判工作的历史见证者。[详细]
杨光照首创了“帮教四延伸”工作方法,让辖区100余名违法违规人员重获新生。他先后荣获全省、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浙江省“人民满意”十大杰出民警、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详细]
从事检察工作8年来,杨宝英经手办理了500余件刑事案件,所起诉的案件有罪判决率达100%,曾获得全省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办案能手”和“优秀公诉人”等多项荣誉。[详细]
2018年2月18日,杨雪峰在查处一起摩托车超载行为时,被犯罪嫌疑人持刀刺伤。身受重伤之时,杨雪峰还紧紧抓住张某持有尖刀的右手,拼尽全身力气将尖刀打落。最终,杨雪峰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年仅41岁。[详细]
公益诉讼试点期间,吴小红带领团队摸排案件线索11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97件,提起公益诉讼8件,6起案件开庭审理,诉讼请求均得到法院支持,挽回国有资产损失7280余万元。[详细]
吴美满深度参与到泉州市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中,既立足职能和专业讲究工作方法又敢于碰硬,为泉州乃至全省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积极发挥重要的检察监督作用,相关工作获泉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9次。[详细]
作为全国首批命名检察官,吴菊萍以专业、权威、精英的姿态让当事人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成为行政机关、侦查机关疑难案件引导侦查的首选专家。 [详细]
从业近30年来,宋鱼水不懈钻研审判前沿问题,撰写《论调解艺术》等著作,公正高效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千余件,被当事人誉为“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详细]
张小兵每年深入走访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10余次,走访贫困户300次。在他的指导下,智桥律师为当地村民办理免费法律案件7起,为村民挽回间接损失40余万元。2018年7月1日,他荣获“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员”荣誉称号。[详细]
张少华侦办了公安部督办的“6·03”盗墓涉黑大案,他率领公安民警排除种种阻力,不顾个人安危,一举打掉了横行在当地十余年之久的侯氏兄弟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详细]
张光粦是奋战一线的90后破案能手,是打击罪犯的出色探长。工作仅有5年,他已是出了名的侦查破案能手,不少“疑难杂案”正是因为他发现了关键线索才迎刃而解。从警以来,荣获深圳市公安局个人嘉奖1次、铜质功勋奖章1次。[详细]
张明从事法律援助工作11年,接待、解答和提供法律咨询达7150人次,亲自办理和与他人共同办理法律援助案720余件,为贫、困、弱和农民工等受援人取得或挽回经济利益4.02亿元。[详细]
30余年来,张欣用一张张精心描绘的画像,擒获一个又一个犯罪嫌疑人,被誉为“警坛神笔”。然而,10月20日19时许,他却永远停下了画笔,因连续加班工作劳累过度,突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8岁。[详细]
张学金带领同事们破获贩毒案件460余起,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650余人,逮捕、起诉贩毒犯罪嫌疑人65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23190余克;强制戒毒3000余人次;破获贩卖、私藏枪支案件4起,缴获手枪11支。[详细]
2300余件次的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交代、案案有结果,这都是从张承英的一张笑脸、一杯热茶、几句暖心话开始的。她被群众亲切地誉为“微笑控申接待员”。[详细]
自1999年从部队转业至今,张保国一直是团队的第一排爆手,先后成功处置涉爆现场100多次,排除爆炸装置20多个,鉴定排除可疑爆炸物130多个,鉴定、排除、销毁各类炮弹、炸弹等4000多发(枚),完成重大活动防爆安检1200余次。[详细]
张慧主动申请在律所挂牌“云南省贫困残疾人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同时与省内16个州市的律师事务所合作办案,目前已免费为300多名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免费代理了数百起贫困残疾人诉讼案件。[详细]
陈文健被称为金融卫士。他在长期的金融案件执行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了“先扶后执”、“抵贷返租”、“资产置换”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处理机制,极大提高了此类案件的处理效率。[详细]
从检20年,陈莉娜始终坚守“忠于法律、严格执法”,累计办理1000余件审查逮捕及审查起诉案件,无一错捕、漏捕。她创建了涉案未成年人特色监督矫正机制,首开了石家庄市未检特色工作先河。[详细]
从事法律援助工作20多年来,陈维芹为困难群众义务代写法律文书1200余份,义务解答法律咨询9000余人次,为妇女儿童、军人军属、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600余件,共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详细]
林伟光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从来不顾个人安危,曾纵身跳下6米高的桥勇擒飞车贼,也曾在高速驾驶摩托车时,双手离开车把拔枪上膛击毙案犯。由于英勇的事迹数不胜数,他获得了“战神”的美名。[详细]
从警22年来,林庆伟共勘验案件现场2000余起,利用技术手段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500余名,参与侦破案件800余起,其中包括数十起社会影响恶劣的重特大刑事案件。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等荣誉称号。[详细]
“警察”和“公益人”是林敏明的两个标签。截至2018年6月,红苹果公益已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4628人次,为179个服刑人员困难家庭的601名孩子及家属提供了亲情交流平台。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详细]
从2006年开始,欧阳继华成为了北京市德胜街道的一名社区公益律师,而后,每周三上午去社区值班就成为了一项不变的承诺,这一干就是11年。在德胜地区的居民心中,他就是自己的家里人。[详细]
卓嘎的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的带领下,不畏山陡路险、交通闭塞,扎根玉麦几十载为国守边,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详细]
罗桑达娃是被牧民称为“马背上的泥朵巴”的藏族民警,扎根在4000多米海拔高原派出所,“管”着1666平方公里的辖区,因长期负重前行、积劳成疾,但热爱警察职业的他带病坚持了7年。[详细]
罗桑群培执业以来,带领本所律师团队先后为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为顾问单位及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0多亿元。 [详细]
金隽婷翻阅义乌市历年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找出规律性特征,然后形成13页图文并茂的毒品犯罪专题司法报告,这是义乌市检察院第一份刑事检察白皮书,被称为“毒品案件办理秘籍”。[详细]
周一凡从事公诉工作近十年来,办理刑事案件450余件,其中大要案达90余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公诉人、辽宁省十佳女检察官、辽宁省三八红旗手、辽宁省优秀公诉人称号,荣记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详细]
从事检察工作30年来,周会明始终坚持为民司法、公正司法,模范实践人民检察为人民的神圣职责。针对安徽省长丰县曾经非法行医泛滥怪象,他和同事们查办的滥用职权犯罪案件,对全行业产生警示意义。[详细]
从检14年,周敏承办各类刑事案件1500余件,无一件错案及判无罪案件。她曾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公诉人,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详细]
14年来,周淑琴年办案超过100起,结案率达91.5%,服判率达99.3%,实现了无一错案,无一违纪,无一上访缠诉,无一处理不当致矛盾激化。 [详细]
从事刑侦工作25年来,赵春共破获刑事案件400余起,其中独立发现线索破获重特大刑事案件1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0余人。[详细]
俞海忠十几年如一日,始终战斗在公安刑侦研判岗位上,打造了一个面向全国的刑侦论坛——启东刑侦论坛。现在,俞海忠又多了一个身份,就是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启东市唯一联络人。[详细]
洪彦伟编写出20万个编程代码,执行财产信息管理系统、强制执行措施信息管理系统、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系统、执行文书随案生成系统……这些系统成功构建了石狮法院“智慧执行”大数据。[详细]
姚月梅是个“快枪手”,干事雷厉风行,能今天干完的事从不拖到明天,担任执行局长以来,移送“执转破”46件,涉及执行案件1141件,标的额11亿元,先后兑现了500多名职工的工资。[详细]
对于工作岗位,姚光辉从不“挑肥拣瘦”,始终奋战在审判执行第一线。同事们笑称法院能干的岗位几乎被他干了一个遍。由于工作突出,姚光辉多次被评为办案能手、先进工作者。[详细]
秦士应与炮弹、炸弹打交道30余年,熟识大多数炮弹,熟谙各种炸弹的起爆和拆除方式,多次经历生与死的考验。如今,秦士应承担了几乎全市的排爆任务。[详细]
袁孝宗在办理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于英生杀妻案时,在“亡者未归”和“真凶未现”的前提下,他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坚持用事实和证据说话,最终迎来了法院的改判。[详细]
“凡是不能打倒你的,终究会成就你。”透着法律的理性和睿智,徐艳阳也会给自己来点“心灵鸡汤”。这一信念成了她和同事们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心理支撑”。 [详细]
高承龙负责法律援助工作五年以来,法律援助中心办理近1300件法律援助案件,为近4000名各类受援人提供及时、优质的法律援助,累积挽回损失近2000万。2018年1月被司法部授予“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荣誉称号。[详细]
郭潜从事侦监工作17年,其中从事内勤工作6年多,任副处长后依然负责内勤工作,又是6年多的时间。他逐渐把工作中好的经验方法制度化、机制化,他总结的“逮捕条件证明制度”被最高检侦监厅转发,并在河南省推广。[详细]
在协助办理案件中,唐帅发现,很多聋哑人因为不懂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此外,聋哑人案件在办理中常面临“普通话手语聋哑人看不懂”的情况。2012年,唐帅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一名专职律师,他也是国内唯一一名手语律师。[详细]
容寿斌在同事眼中不仅是打击违法的办案能手,是信息化建设的骨干,还是年轻干警学习的优秀青年模范,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从2017年4月13日开始,龙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在容寿斌的带领下共破获了398起案件。[详细]
作为执行局的领导,陶朝斌一向身先士卒,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农舍,调查民情,寻找问题的症结、矛盾的根源。4月20日被迫住院开刀,但仅仅过了一周的时间,他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详细]
十多年来,黄乐平累计成功处理法律援助案件8356件(截至2017年4月),涉及11795人次,帮助受援群众挽回损失超过3.8亿元。曾获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详细]
2018年8月30日的那5个小时,黄其焕果断替换人质,独自与持刀嫌疑人周旋,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他浑身被油和水浸透,被菜刀刀刃顶住脖子,身上受了20多处刀伤,冒着生命危险阻止了一场恶性事件的发生。[详细]
曹洪29年坚守在监狱改造战线最前沿,13年倾心教育改造邪教类罪犯,被司法部监狱局聘为教育转化专家。她总结归纳的“六术攻坚法”,现在仍广泛应用于教育改造工作中。 [详细]
商福涛每天和网络骗子“隔空较量”,是骗子的克星、群众利益的守护者。两年来,他参与侦破电信诈骗案件3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500人;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详细]
19年来,执行工作几乎是梁香龙生活的全部,脸上的皱纹记录了执行工作的风风雨雨。这位55岁的老干警在虞城县的村村镇镇上跑了无数遍,无数个“骨头案”“疑难案”在老梁手里一一化解。[详细]
彭燕20年来经手1800余件案件,无一错判,其中“十三陵天堂别墅非法经营案”牵涉受害者2000余人,时间跨度达8年,涉案材料有400余册,她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梳理,归纳了26万字的阅卷笔录。[详细]
五年中,韩翰累积侦破各类涉网刑事案件300余起,参与侦破全局命案百余起,特别是创新20余项技战法,部分技战法还被全国推广使用,被誉为“网络时代的夏洛克”。[详细]
鲁云胜坚守刑侦一线,先后参与案件现场勘查800余次、侦办命案20余起、完成法医学检验鉴定1000余件,协助处置非正常死亡300余起,在许多重大疑难案件侦破中发挥重要作用。[详细]
从24岁到38岁,谢又辉把自己“钉”在三门岛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4年来,驻岛官兵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他坚守至今。他曾获评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爱民固边先进个人”,并被授予卫国戍边金质纪念章。[详细]
2018年5月6日下午,谢新星驾车经过娄底市大汉大道时,追堵一涉嫌抢劫的持枪男子并最终将其当场制服。视频随之传播开来,他的英雄之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赖远明到执行局后,有效执结众多重案、要案和骨头案件, 2017年度实际执结476件,执结率95.2%,和解率达到了61.90%,案件质量合格率100%,无一件案件因措施不当被当事人涉诉信访投诉。[详细]
和解留守儿童与邻里发生的激烈矛盾对抗,治疗引导“惯偷少年”的心理疾病和价值认识,重塑极度自卑少女的心灵……从事少年审判工作以来,詹红荔先后审结500多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帮助1000多名问题少年回归社会。 [详细]
蔡红庆是司法部“1+1”行动法律援助律师,在白沙县法律援助中心“服役”,是当地群众心中的“法治红人”。除了办案,蔡红庆将普法工作融入到每个具体的法律事务中,送法下乡村、进社区、到学校,将法律带进千家万户。[详细]
廖胜高从事法律服务工作20多年,办理各种案件数百件。对各种复杂疑难案件,总是从细微处找证据。他承办的所有诉讼及非诉讼法律事务,在律师行业创造了“零”投诉的优良服务记录。[详细]
潘龙用执着与奉献践行着一名党员律师的人生价值。他成功化解10余起复杂信访案件,为信访人解决实际问题;承担近百起法律援助案件,为新疆“访惠聚”驻村工作捐款近3万元。[详细]
潘珂结合黔江区情实际,将办案必备用品和办公用品笔记本、相机、无人机、执法记录仪、手提电脑、打印机、宣传资料等装进背篓中,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开展乡村法治工作,被当地人民群众亲切的称为“背篓检察官”。[详细]
霍玉山在基层法庭工作了18年,审理案件2000余件,调解率达70%以上,与他打过交道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却坚持每月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资助贫困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雷锋法官”。[详细]
随着瑞安法院成为全国首家裁定受理破产案件超200件的基层法院,鞠海亭推进破产审判专业化审理,挑选业务骨干专司破产审判,规范管理人职责,并带头办案,从而提高破产审判效率。[详细]
魏静华曾先后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公诉人”等荣誉称号,并入选首批“办理全国有重大影响案件公诉人才”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