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9年>>201902>>2019全国两会>>即时新闻

陈凤珍代表:明确教育惩戒权,让教师不再两难

时间:2019-03-05 07:51:00  作者:郑博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陈凤珍代表: 

  明确教育惩戒权,让教师不再两难 

     

  正义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郑博超)“为了使学生少犯错误健康成长,使教师摆脱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使中小学校学生管理进入正常轨道,建议明确教育惩戒权。”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学院文学院教授、民盟邢台市委副主委陈凤珍呼吁。 

  “因为老师批评了几句,孩子就跳楼了,老师没有错,却被追究责任。”陈凤珍介绍,她在日常调研中了解到,这些虽然只是个案,但对老师管教孩子的主动性伤害很大。“学生犯错误,教师不能不管,但又管不了、不敢管,使得中小学校学生管理处于两难境地。”对于当前中小学教育中面临的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陈凤珍代表充满担忧。 

  校园中不时出现的欺凌现象令人忧心,陈凤珍认为,这反映了部分学生规则意识、法律意识的淡薄,也反映了学校教育惩戒功能发挥不足。如果孩子在出现问题、犯错误的初期,教师给予适当的惩戒,反倒有利于犯错的学生深刻反省,知错改错,形成规矩意识。 

  教师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必须赋予教师一定的强制性管理学生的权力。为此,陈凤珍认为,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应该包含教师在必要时候行使教育惩戒权的条文。据她了解,我国仅教育法第28条第4款规定了教师有对学生进行处分的权力。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惩戒权给予肯定,但没有明确提出教师拥有惩戒权。陈凤珍认为,立法机关应当完善惩戒权立法,明确规定教师实施惩戒的事由、边界,制定教育惩戒的行为清单和实施程序,明确提出教育惩戒权实施的条件,实施的方式、范围、限度及教育惩戒权滥用的后果以及可采取的救济途径等。同时,严格惩戒与体罚的界限,可制定体罚的负面清单。 

  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教师的惩戒权,既是对教师正确合理使用惩戒权的法律支持,也是对学生不受教师滥用惩戒权侵害的法律规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惩戒权不是教师需要,而是学生需要,是全社会的需要。”陈凤珍说。

[责任编辑:贾潇]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