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谢文英)很多贫困农村在各地政府的努力下,已逐步探索出因地制宜的脱贫路子。但是,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的绿色农副产品,以及特色经济作物久在深山人未知,再加上偏远地区信息和交通不够便利,农副产品输出受到影响,农民增收效果难免打折扣。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张兴海今年继续呼吁国家和地方扶贫部门积极协调,搭建企业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农副产品产销快捷通道,组织民营企业对口帮扶贫困乡村,实现城乡信息对称,开展精准扶贫。
张兴海代表以重庆小康集团为例解释说,该集团每天为1万余名员工免费提供工作餐,以及水果、牛奶,单单这一笔费用,一年支出就超过3000万元,这还不包括全年各种节假日给员工发放的福利品费用等。2018年之前,这些蔬果、米面、肉蛋类农副产品等都来自市场采购。
“如果更多企业深入贫困乡村,以略高于市场价来收购企业所需的农副产品,既能打开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路,让当地农民稳定增收,又能满足企业消费所需,同时还能促进城乡物流发展,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张兴海代表建议国家和地方扶贫部门积极协调,搭建企业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农副产品产销快捷通道,组织民营企业对口帮扶贫困乡村,实现城乡信息对称,开展精准扶贫。
张兴海代表还建议企业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将从国家级贫困县采购的农副产品用于为员工发放福利,按照现行税法相关规定,企业当年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当年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