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促检察工作品牌提档升级
(入选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检察院)
2019年6月,威海市环翠区检察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一条留言称:“我看别人转发的微信说,你们那里有个红霞工作室,我有个事情看看你们能解决不?”微信后台管理员看到留言后,将红霞工作室的联系方式回复给了网友。
不久,“红霞工作室”掌门人杨红霞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里说:“我之前在微信上给你们留言,没想到你们还真回复我了,我看你们是真心实意给老百姓办事,我有件事情看看你们能给解决不……”
杨红霞通过电话简单了解了对方的诉求。来电人是一位姓王的女士,2005年底,晚上下班后独自骑车回家的清洁工人王女士遭遇飞来横祸,被两个穷凶极恶的歹徒砍断了手臂。经鉴定,被害人王女士的伤情构成重伤,并达到四级伤残。2006年,威海市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对被告人提起公诉,案件经过威海市中院和山东省高院两审终审,四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共同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女士19万余元,并互负连带责任。在经历数次波折后,王女士只收到了其中一部分赔偿款。如今王女士年事已高,身体多处病症,仅靠1400元退休金生活,每月几百元的药费对她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生活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
挂了电话,杨红霞决定去一趟王女士家了解情况。调查后,杨红霞把收集的案件材料层报到山东省检察院,最终给王女士申请到一万元司法救助款。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王女士专程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近年来,杨红霞和她的红霞工作室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这份关注度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速度和范围。“红霞工作室”是环翠区检察院着力打造的检察工作品牌,通过新媒体广泛宣传,尤其是各级新媒体平台对杨红霞事迹的宣传和报道,放大了“红霞工作室”对外的影响力,提升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
启示:
检察工作品牌宣传彰显“检察温度”,检察新媒体不仅仅是讲述检察好故事、传递检察好声音的平台,更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运用好这个“窗口”,可以帮助群众了解、关注和支持检察工作,也可以提升检察机关的群众工作能力,塑造忠诚为民的检察形象。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