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民法典,关键在于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领悟法条背后的‘法理’,推动‘四大检察’都能以‘万法之基’‘万法之母’的民法典精神内涵促进各项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正式施行。这标志着一个权利保护崭新时代的到来,必将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学习民法典法条规定、学深悟透民法典精神,是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的一项重点工作,对于民事检察部门而言,更是重中之重。
对于即将到来的民法典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2020年12月7日,全国检察机关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会议召开,为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实施民法典点了题、划了重点。
最高检党组作出的判断是——要以学习贯彻民法典为契机,全面提升“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品质,并进一步将这项工作置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大局中去谋划:
——以贯彻实施民法典为契机,做强民事检察工作;
——以民法典权利规定为遵循,客观公正履行刑事检察职能,尊重和保障人权;
——以民法典为参照,加强行政检察监督,助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以实施民法典为契机,推动深化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诉的形式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
循法而行,依法而治。学好用好民法典,不仅是民事检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更是“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共同的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
2020年5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在检察日报社举行——最高检第六检察厅厅长冯小光、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利明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教授三人作为研讨嘉宾,参加以“民法典的诞生与时代发展”为主题的民法典三人谈直播节目。三位嘉宾围绕民法典颁布的意义、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促进做强民事检察工作等内容畅谈民法典编纂历程、创新特色与出台意义,对干部群众、司法干警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民法典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此后,与检察日报社合作,最高检第六检察厅先后推出“民法典与民事检察业务工作”访谈、“民法典与百姓生活”热词解读系列报道,全面阐述民法典给民事诉讼领域带来的新变化,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的民法典热点问题。
以上率下的示范效应,很快在全国检察机关激起了学习、宣传民法典的热潮,而各级民事检察部门,更是成为了学习好用好宣传好民法典的主力军。
一场场培训,一次次论坛,一个个贴近生活的话题,一回回深入浅出的讲解,一句句活泼生动的语言,让民法典精神“沁入”了民事检察人的心田,也“飞进”了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