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更新司法理念,强化法律监督,自觉扛起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检察责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我国有近3亿未成年人,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新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
2020年以来,检察机关围绕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成长”这六个字,依法运用法律监督职能,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保障校园安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未成年人的成长成才。既注重维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也切实维护未成年被害人的权益。
今年以来,检察机关不断更新司法理念,引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一方面对犯罪未成年人坚定不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另一方面对涉案罪错未成年人,一体贯彻好“保护、教育、管束”办案理念。
今年4月最高检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意见》,从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惩戒、精准帮教罪错未成年人,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改革,积极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社会化建设、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新要求。
一号检察建议落实两年以来,成效显著,全国检察机关检查中小学校、幼儿园3.86万所,监督整改安全隐患6600多个。
不断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力度,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成年人拉拢、迫使未成年人参与犯罪组织,暴力伤害未成年人犯罪,危害校园安全犯罪,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犯罪等,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从严打击。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明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改后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相关机制以及禁止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检察政策,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
同时最高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与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共同部署开展了“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努力避免未成年人走向违法犯罪。同时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一直坚持“少捕慎诉”原则,除涉嫌严重暴力性犯罪外,能宽缓的尽量宽缓。2020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捕率为36.6%,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
下一步,最高检决定自2021年起,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在全国检察机关稳步全面推开,这标志着全国检察机关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将由分散办理平稳过渡到统一集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