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泉州8月12日电(记者黄思雄 李萍萍)“检察院的监督真管用,自从附近的垃圾填埋场整改后,空气中再不会弥漫刺鼻的臭味,家里的窗户终于可以常开了。”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双阳街道居民高兴地说道。近日,泉州市洛江区检察院检察官对一起公益诉讼案件的落实情况进行回访。
2016年,该院接到群众举报,称位于洛江区双阳街道的泉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存在污水臭气熏天的环境问题,影响附近居民生活,希望检察机关介入监督。该院立即派干警到垃圾填埋场核实情况,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属实,该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渗出管道,以致出现雨污混流的现象。
该院立即向该区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该区环保局在收到建议书后第一时间赶赴垃圾填埋场,经调查后,向市环卫处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市环卫处立即采取疏通堵塞管道、覆膜雨水边沟、清淤修缮截洪沟等疏堵结合的方式有效消除雨污混流的现象,同时增设多台除臭雾炮车、大型风炮机车,喷洒除臭剂缓解垃圾臭气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经过相关部门整治之后,垃圾填埋场及周边的环境有了改善,但该整改难以保证长远的效果,类似的污染事件仍有可能发生。
该院检察官在进一步跟踪了解后发现,该垃圾填埋场是泉州市区目前唯一的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每天要消化大约700-800吨的生活垃圾,受限于资金紧缺,填埋场存在渗滤液处置系统老化、垃圾渗滤液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之后,泉州市检察院、洛江区检察院两级院针对填埋场整改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多次主动联系环保、市政管理部门,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对策,推动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整治合力。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对该治理项目进行细化节点、反复调研,制定垃圾填埋场渗透液处理系统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就升级改造事项向市政府专题请示。在市政府的统筹协调、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的积极努力和市区两级检察机关的有力推动之下,一条改造“快车道”向着清源山北麓的垃圾填埋场迅速铺开。经市政府常务会同意,决定投资7935万元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升级改造。
为杜绝渗滤液泄露,该项目购置全省技术领先的垃圾渗滤液处置综合处理设备,处理水平由原来每天250吨的提高到最高可达600吨,有效降低垃圾渗滤液泄露的风险。为长效解决困扰周边泉州市生活的垃圾臭气问题,新配备臭气收集处理设备和发电机组,建成全市垃圾填埋场唯一的沼气发电系统,通过收集沼气发电,变废为宝、促进资源可持续合理利用。
“通过收集无组织排放的垃圾臭气进行发电,每天的发电量大约5万度,可以满足3千户三口之家一天正常的生活用电需求。”垃圾填埋场的陈场长在向检察官介绍时兴奋地说。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