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

首场"部长通道"开启 这些回应掷地有声!

时间:2021-03-05 16:41:00作者:刘彬 王跃新闻来源:正义网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财政部部长刘昆、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接受媒体采访,回应社会关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GDP增长6%的目标

  2020年,我国经济正增长2.3%,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经济总量突破了10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2万元,相当于1.05万美元。同时,2021年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何立峰表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

   从前两个月看,中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出口增长可能超过50%,制造业PMI等先行指标一直保持在50%以上,用电量、发电量的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铁路日装车量等货运指数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

   从第一产业看,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如果不发生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可以实现的,全国基本口粮可以实现自给。

   从第二产业看,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传统制造业正在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优势日益凸显,前景可期。

   目前比较困难的第三产业,各地方、各部门正在会同相关方面,大力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主要目标指标设定上,发改委是如何部署的?何立峰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5方面,设置了20个主要指标。这些指标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充分衔接,远近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并为应对不确定性预留了空间。这些指标就像“奋力一跳可以摘到的树上的桃子,但必须奋力一跳”。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因时因势、高瞻远瞩提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纲举目张作用。

何立峰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做好“1+N”顶层设计。“1”就是要出台一个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性文件,“N”就是根据不同的领域,出台一系列指导性的政策和方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五方面工作:

  促进经济畅通。针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中的难点、堵点、卡点,予以全力破解。

  推进国内消费。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国内消费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创新驱动。重点瞄准影响能源长期安全、粮食长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长期安全的堵点、卡点,实施重大项目攻关。

  推进深化改革。围绕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举措。

  推动扩大开放。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力争到2025年能够有新的重大进展。

财政部部长刘昆:财政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不急转弯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要求。做到这一点,要从四个方面落实:

  依法依规征收,严禁征收“过头税费”,虚增财政收入。

  提高支出效率,要优化结构,加强管理,快速直达,提升资金的效率。

  防止铺张浪费,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节用为民,把钱花在刀刃上。

  强化绩效管理,覆盖到所有的财政资金,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

刘昆说,今年的预算安排有三个特点:

  财政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不急转弯。

  今年的赤字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比去年有所降低,但和2019年相比,赤字总额3.57万亿元,增加了0.8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新增3.65万亿元,增加了1.5万亿元

  中央本级财政支出连续两年负增长,节省的资金用于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比去年略有增加,规模超过8.3万亿元

  与今后年份的财政政策做好衔接,留出空间。

  将持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保持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既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出力度,又为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坚决做实化解财政风险隐患,持之以恒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防范基层“三保”支出风险,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我国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过7.6万亿元。特别是2020年,我国持续公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的规模超过2.6万亿元。刘昆透露,2021年,财政部将着力完善有关政策,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

  ·制度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将继续实施。

  ·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适时退出。

  ·小微企业税费优惠突出强化。

  ·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不仅今年,也包括“十四五”,粮食产量都要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前不久国务院专门召开了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进行了系统地部署。农业农村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作了三条具体的安排: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向各省也下达了今年粮食面积和产量的任务。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发展的政策措施。

  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去年每斤提高1分钱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提高1分钱。

  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也继续保持稳定,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试点也扩大到了三大粮食作物。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工程,计划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

  唐仁健表示,这些年我国粮食生产保持“17连丰”,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完全能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经过八年的努力,脱贫攻坚已经完成,“两不愁三保障”都解决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面貌变化很大。但是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很多只是到了行政村,村以下到户还有很多卡点和堵点。

  下一步,乡村建设行动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2021年,县一级的国土空间规划要基本编制完成,完成后,在此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建好“水电路气讯”硬件,向村去覆盖、向户去延伸。

  ·抓好“社会服务和乡村治理”软件。

  社会服务:继续提升,力求让农村的上学条件、医疗条件、养老条件更好一点,保障水平更高一点。

  乡村治理:形成文明的乡风、良好的家风和淳朴的民风,让农村的社会风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再上一个新台阶。

  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唐仁健表示,关键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害是种子和耕地。

  我们的种子有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立足国内是能够满足的。

  水稻、小麦完全用的是自主选育品种,产量不低。

  外资企业占我国种子市场份额只有3%左右,进口种子占全国用种量只有0.1%。

  有差距。

  有些品种、有些领域和有些环节,跟国外的差距还非常大。

  玉米、大豆单产水平目前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0%左右。甜椒、耐储番茄等种子从国外进口还比较多。

  生猪的饲料转化率、奶牛产奶量,都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左右。

  有行动。

  目前畜禽种质资源库正在立项。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已经开建。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今年9月份就能建好,建成后保存能力达到150万份,位居世界第一。

  在原创技术、底盘技术上尽可能突破,争取把这些技术掌握在我们手上。

  管好种子市场,保护好知识产权,尤其要严厉打击套牌侵权行为。

[责任编辑:zywliubin]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