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理想,奋斗足迹。未央青年检察人用忠诚践行誓言,用勤奋书写担当,能动履职深化检察监督,追求极致维护公平正义,在新时代未央检察事业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身影。
扬帆起航正当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未央区检察院“西安市优秀公诉人”获得者——王琼。
青春不负检察蓝
王琼,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2016年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到了未央区人民检察院。她直言,“从上学时起,我便觉得检察官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从检6年,经历过第一检察部、扫黑办岗位,如今在第二检察部,奋斗在公诉岗位上。
她勤奋学习,广种博收,一步一个脚印,从初出茅庐的青涩新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6年的春夏秋冬,一路辛忙、一路花香。参与办理的张某非法行医案被区委政法委员会评为优秀侦办案件;撰写的一篇调研文章被省检察院评为2017年检察改革理论调研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荣获区2020年度禁毒先进工作个人;记三等功一次。2022年,获得了西安市“优秀公诉人”称号。
脚踏实地修内功
进入未央区检察院后,王琼一直在刑事检察部门工作,深耕在办案一线。她的书桌上总是堆满了各类法律理论书籍和办案工具书,尤其是《刑法一本通》,已经被翻的“面目全非”。
她始终保持着“空杯心态”,努力找准知识短板、能力弱项,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自主学习,筑牢法律功底。她时刻保持着学习的状态,有意识地抓住每个机会去摸索、去尝试、去锤炼自己的办案能力。她善于摸索,参与未央区检察院扫黑办工作时,与同事一起摸索出了“12345”工作模式和“五个一律”工作机制,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工作经验在全省政法系统推广。让王琼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参与办理省院挂牌督办的贾某某等19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本案庭审规模大,庭审时间长,控辩对抗性强,在未央检察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参与办案的第一天,就扎进案卷材料中,连着三天都是加班加到凌晨一两点,分管领导带着我们,数十次对案件进行审查、讨论,多次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开展异地讯问,光是补充侦查意见,就提出300余条,制作的审查报告达数千页,经过9天庭审,我们最终有力地惩处了黑恶势力犯罪”。
三尺公诉席上的王琼,总是从容自然、游刃有余,殊不知,这背后却凝结了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看守所、法院,总能看到她忙碌而清丽的身影。在办公室审阅案卷,去看守所提讯犯罪嫌疑人,撰写审查报告和起诉书,是她的工作常态。在不断的实践中,她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赛场上,她才思敏捷、字字珠玑,是评委眼中的“最佳辩手”。办案中,她察微析疑、不枉不纵,是同事眼中的“业务能手”。普法宣传中,她能写会说、推陈出新,是宣传的一把好手。无奋斗不青春,用匠心守初心,这位90后“多面手”,可是修得一身深厚内功。
厚积薄发绽芳华
有一种梦想,叫“优秀公诉人”。从站上公诉席的那一刻起,王琼就朝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她坚信,只要耐心积累沉淀,坚持在台下苦练,就一定可以让梦想照进现实。办案过程中,王琼除了认认真真地办好每一起案件外,还注重积累专业知识,汲取办案经验,参与案件讨论,提高自己的论辩能力和写作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7月,王琼参加了西安市第八届西安市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获得了“优秀公诉人”称号。从备赛到参赛,是一场头脑风暴式的体验,过程漫长而煎熬,通过此次比赛,她更加明白只有不断奋进,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公诉人。她说,“既然选择成为一名公诉人,便只顾风雨兼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检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下一次,向全省、全国优秀公诉人努力”。
日复一日,光影流年。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检察事业,用热血和奉献践行检察誓言。无怨无悔,这就是很“飒”的王琼。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