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发挥行政检察工作品牌优势,综合运用公开听证和检察建议等手段,促进4起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坚持机制先行,拓宽案件来源渠道
为破解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总体数量少的难题,该院积极与法院、行政机关沟通交流,组织案件座谈会,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监督意见落实反馈和沟通街接机制。与未央区司法局会签了《关于强化协作配合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工作意见》,通过建立沟通联系、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机制,拓宽外部案源。同时,整合内部资源,加强与控申、刑执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发现并移送案件线索。常态化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高效研判案件线索10次。
该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媒体宣传、现场宣传等方式,加大对行政检察职能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注重在宣传中提供申诉渠道和指南,增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行政争议的意识。
组织公开听证,提升行政争议化解效果
该院邀请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第三方参与,对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及处理发表意见。在一起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中,当事人申请减免行政罚金,称其积极协同行政机关丈量并配合拆除违法建筑,现违法情况已经消除,无社会危害性,且其身患残疾,家庭条件困难。该院审查后,召开了全市检察系统观摩公开听证。经各方评议,最终作出建议行政机关对当事人减免行政罚金的意见。
该院还通过公开听证,当场了解每一项争议背后的法律规定,促进当事人息诉服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在一起申请人因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对土地改做他用被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而申请监督的案件中,通过听证员、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和申请监督人四方在听证现场的答辩、陈述,面对面释法说理,当事人最终对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合法合理性有了深入的了解,现场息诉服判,促进了案结事了政和。
听证活动中,该院主动邀请新闻媒体现场监督,确保听证程序公开透明。会后对当事人进行采访报道,搭建普法教育和检察职能宣传的平台。2020年以来先后邀请4家新闻媒体参加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公开听证活动。
增强监督刚性,运用检察建议助力社会综治
该院不断挖掘检察建议的深度,最大限度的将制度威力转化为社会治理的效能,与西安交通大学长期保持课题合作,借助“外脑”,提升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为做实行政检察夯实理论基础。
在检察建议发出前,该院多次与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行政机关沟通,全面了解行政机关职责范围,确保检察建议准确、针对性强,符合被建议单位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被建议单位的接受度。
该院同时在检察建议发出后指定专人做好回访工作,督促被建议单位及时、正确、充分履职。紧盯当事人满意程度,适时开展回访调研,对可能产生的矛盾和争议进行有效防控。2020年以来督促行政机关落实检察建议9次,回访当事人4次。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