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违规承运建筑垃圾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违规承运建筑垃圾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生态环境保护 公开听证 人民监督员
【要旨】
海南洋浦某物流有限公司违规承运建筑垃圾污染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益,检察机关邀请人民监督员、行政机关、涉嫌侵害公益主体等多方召开公开听证会,以提高司法公信力,督促职能部门全面履行监管职责,确保整改质效。
【基本案情】
某垃圾消纳场在清运过程中未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定的行驶路线、时间规范收运,也未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全密闭遮盖装置、行车记录仪和相应的监控设备,清运途中存在跑冒滴漏、脱落扬撒现象。违规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音对沿途群众带来生活困扰,存在污染沿途生态环境和生产安全隐患。通过调查核实,就辖区建设项目多扬尘污染严重问题和监管漏洞,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检察建议。
【调查和督促履职】
(一)树立初核先行意识,找准线索切入点。检察机关接群众举报线索后,采取无人机航拍、重点路段巡查等技术手段开展现场调查取证,同时走访周边群众询问企业工作人员,核实确定扬尘等污染生态环境和生产安全隐患的损害事实。初步判定该案具备制发检察建议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奠定检察建议的基础。
(二)充分沟通交流,广泛征求意见。一是协商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行政单位意见,达成维护公益的共识。二是为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治理,明确监管职责,采取“公益诉讼+公开听证”模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经过多方论证形成听证结果和明确整改措施。既保障了被监督机关的表达权、申辩权和群众知晓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了检察机关办案透明度和执法公信力,助推行政机关规范执法,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确保制发检察建议的内容精准和高效。
(三)督促履职。洋浦经济开发区某局接到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制发的检察建议书后,某局党组高度重视,对照诉前检察建议书查漏补缺,立即开展“辖区建筑垃圾规范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并印发《洋浦经济开发区建筑垃圾专项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区7家运输公司共83辆建筑垃圾清运卡车规范检查。经过两个月的整改,某局全部采纳了检察建议内容并书面回复检察机关。案件承办人及时跟踪督促被建议单位按照检察建议整改落实,并就落实后的相关问题加强沟通,经实地回访调查某局积极履职整改,在购买11万元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投入700万元购置12辆全密闭清运车,铺设1000米路面水稳层、清运沿线安装28张安全警示牌的基础上,就后续整改措施签订《整改承诺书》,扬尘污染及道路安全得到有效治理,沿途环境明显改善,充分实现检察建议的预期目标。
【典型意义】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离不开交通路网系统的服务和支撑,但城市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凸显,尤其是对沿途住区、学校和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噪声和扬尘是最普遍、公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优化和完善区域路网,为道路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减缓或杜绝环境影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保障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某垃圾消纳场违规清运产生的扬尘污染、安全生产等隐患,说明行业管理存在漏洞,应加强源头治理、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优化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本案成功办理对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