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22年>>202203>>3月法治热点事件盘点>>国家网信办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再次征求意见

观点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

时间:2022-03-27 18:09:00  作者:胡蔚  新闻来源:人民法院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处于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未成年人面对的各类风险不容忽视。对孩子们而言,网络绝对称得上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他们便捷地接触更多领域、获取更多知识,也可能使其因为沉迷网络耽误学业、损害成长。3月中旬,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细化并压实网络平台责任,旨在将监管保护落到实处,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网络平台承担着重要责任。2021年8月,号称“史上最严”的防沉迷规定出台,明确限制网络平台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间,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但现实中,由于部分平台对身份认证程序要求较为简单,未成年人可以使用长辈身份信息或者购买成年人身份信息轻易绕过实名认证。如果在认证关口防控不严,那么防沉迷规定的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因此,网络平台必须切实履行法律和社会责任,通过身份认证+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进行完善认证机制,确保网络实名制和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青少年模式也是防沉迷系统的关键一环,目前很多网络平台已经上线了青少年模式,但也存在标准不统一、分级不科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网络平台应当落实适龄提示标准规范,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网络游戏的类型、内容与功能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加快游戏产品分类制度的推行,配套落实游戏分级、内容审核等方面监管机制,形成以法律法规、行政监督、行业自律和技术保障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责任编辑:刘蕊]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