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听】和法治副校长一起涨知识|擦亮双眼,拒绝三无食品
【编者按】2022年5月1日,《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检察机关历来重视校园普法工作。2022年1月,最高检、教育部联合印发《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2022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全国3.9万名检察官在7.7万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
你眼中的法治副校长是什么样的?从法治副校长那里,你都学到了什么?快来参与正义网和检察日报客户端共同推出的“我眼中的法治副校长”融媒体作品征集和评选活动,和检察官叔叔阿姨们一起涨知识吧!
■大家好,我是黑龙江省林甸县东风中学八年一班的汪业程。前些天,学校组织全校同学参加了一场《校园中的法治安全》普法教育讲座,主讲人是我们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林甸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岩。他为我们讲解了许多法律知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校园食品安全专题中有关三无食品的知识。
三无食品,一般是指无生产厂名、无生产厂址、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讲座中,王副校长先为我们细致讲解了三无食品的界定、类型和危害。原来,三无食品常见于油炸类、腌制类、调味面食品等,大多数属于“三高三低”(高热量、高钠、高脂肪;低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同学们一定不要小瞧了三无食品的危害性。”王副校长告诉我们,三无食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揪心,如容易引发多种疾病、生产环境普遍较差、乱用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其中含有的多种化学添加剂长期食用会致使食欲下降,而长期偏食会让儿童营养素摄入不足、免疫力下降,因此影响到身体正常发育。他还列举了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之前有位同学因食用三无食品,出现了胃痛、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好在老师及时发现并将其送往医院,该同学经过难受的洗胃后才恢复正常。想起自己之前也曾看到过很多包装袋精美但却缺少详细生产信息的小零食,现在想想真是感到后怕。
最后,王副校长再次强调:“同学们购买食品时一定要养成观察食品包装袋的习惯,检查食品包装袋的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同时要注意,有些小摊贩和不良商家会采用‘买食品转转盘,赢取精美礼品’等方式引诱未成年人进入商店购买三无食品,由于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较浅薄,往往成为了被‘攻击’的对象,大家一定要警惕……”
非常感谢王副校长认真细致的讲解和语重心长的提醒。这场普法教育讲座,不仅让我增长了法律知识和防护意识,还十分有效地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作者:黑龙江省林甸县东风中学 汪业程
文稿统筹:王极
监制:张梦娇
审核:李国民
特别声明:本栏目欢迎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积极投稿,如果你想要分享有关法治副校长的故事,稿件请投递至zyw_bjb@163.com,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