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听】和法治副校长一起涨知识丨远离校园欺凌“NOT”口诀,你学会了吗
【编者按】2022年5月1日,《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检察机关历来重视校园普法工作。2022年1月,最高检、教育部联合印发《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2022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全国3.9万名检察官在7.7万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
你眼中的法治副校长是什么样的?从法治副校长那里,你都学到了什么?快来参与正义网和检察日报客户端共同推出的“我眼中的法治副校长”融媒体作品征集和评选活动,和检察官叔叔阿姨们一起涨知识吧!
■大家好,我是来自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欣源中学一年级四班的安益彤。去年9月,七台河市新兴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吴迪来到我们学校,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为我们讲授了一堂有关校园欺凌的法治课。
课堂上,吴迪姐姐让我们就“校园欺凌”这一话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第一个同学的问题是“校园欺凌是不是就是在学校用暴力解决问题?”吴迪姐姐告诉我们,校园欺凌的形式多种多样,任何蓄意、恶意的肢体、语言或者网络手段实施的欺负、侮辱、造成身体伤害等等都属于校园欺凌。在遇到校园欺凌时,尽量避免出现正面冲突,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必要时可适当妥协,保证自身安全;在遇到校园欺凌后,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反映。吴迪姐姐表示,被校园欺凌本身不是一件丢人的事,被欺凌后忍气吞声、不敢声张只会加剧欺凌者的气焰,从而陷入更加不利的局面。
“我不惹是生非,为什么还会被欺负?”面对第二位同学的提问,吴迪姐姐表示,校园欺凌的诱因可能是同学之间的小摩擦积累,又或是有些同学在交朋友方面没有正确的观念,可能会交到一些“坏”朋友,从而误入歧途,参与到校园暴力的事件当中来。所以,建立健康的交友观、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是十分重要的。
我也向吴迪姐姐提了一个问题:“别的同学间的打闹,我不插手是不是就做到远离校园欺凌了?”吴迪姐姐告诉我:“校园欺凌不但对受害者造成伤害,对施暴者和旁观者同样也会造成伤害。施暴者容易形成歪曲的人生观,不被大家接受,旁观者会因帮不到受害者而内疚,受害者更是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
最后,吴迪姐姐教给我们远离校园欺凌的口诀“NOT”,NO——不要沉默、勇于面对;OFF——远离危险、保护自己;TALK——说出来,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帮助。让我们一起做到“NOT”,远离校园欺凌。
作者: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欣源中学 安益彤
文稿统筹:谢思琪
监制:汪银平
审核:高斌
特别声明:本栏目欢迎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积极投稿,如果你想要分享有关法治副校长的故事,稿件请投递至zyw_bjb@163.com,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