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22年>>202212>>党建基层行>>喜迎二十大·党建基层行之"七一"特别报道

吉林磐石:告慰36名抗日烈士英魂

作者:孙峰松 王浩淼 张倩怡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吉林磐石:

  告慰36名抗日烈士英魂

  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满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最早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多年来,吉林省磐石市检察院以抗联精神育人,以红色基因铸魂,将抗联精神转化为依法能动履职的内在动力。

  1936年,日军在扫荡中抓捕了36名抗联勇士。这些抗联勇士在严刑拷打面前坚贞不屈,被日军残忍杀害在张四沟。随着时间的推移,鲜有人知道这里埋葬了36名抗日英烈。

  从2019年开始,磐石市检察院开展保护红色遗址公益诉讼行动,让全市红色资源得以全面挖掘保护。检察官多方查阅党史和抗日斗争纪念馆档案,走访相关知情人,上山实地查看,最终确认了36名烈士的信息及准确埋葬地点。

  2021年9月,该院与地方退役军人事务局沟通后,决定将这些烈士墓集中迁到烈士陵园安葬管护,并于两个月后完成迁葬。至此,36名抗日烈士的英魂得以告慰。

  2021年8月,退休工人老丁在救人时被犯罪嫌疑人刺成重伤,高额的医疗费让老丁本就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办理此案时,该院积极探索“司法救助+N”多元救助模式,主动与公安机关沟通,为老丁申报见义勇为行为事迹,并联合老丁所在街道办帮其联系敬老院,为老丁提供多元救助,解决了老丁的实际生活困难。

  一直以来,该院把当地丰富的抗联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教育资源,通过“重走抗联路”“党建讲堂”等活动,让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透血脉、注入灵魂。

  今年初,该院“90后”党员干警薛淇主动提出到环境差、条件苦的帮扶村驻村,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革命前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闯出一番天地,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一定能在驻村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为乡村振兴作贡献。”谈起驻村的初心,薛淇这样表白。

  “让抗联精神成为磐石检察的魂魄,通过办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这就是磐石检察书写‘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律实践。”该院检察长邱三楚表示。

[责任编辑:刘彬]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