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1日文章,原题:大凉山网红带货造假背后
曾因贫困出名的中国四川大凉山,有数名百万粉丝网红因打着“助农”旗号销售假冒特色农产品牟利而被警方逮捕。凉山州警方9月20日通报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让许多中国网民大跌眼镜:他们没想到,屏幕中那些质朴的草根网红,背后都有经纪公司包装人设,更没想到那些号称产自大凉山的特色农产品,竟是从外地低价收购的仿冒品。
凉山州警方通报说,上述违法犯罪行为组织严密、迷惑性强、涉案地广,形成前端打造人设、孵化网红,中端剧本拍摄、电商运营,末端农产品供应、流量变现的“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类似案例早已多次被曝光。中国媒体早在2021年就报道过多个账号因虚构“水果滞销”等卖惨故事、诱导网民购物而被处罚的消息。
网红通过塑造卖惨人设赚取流量,再带货进行变现的操作由来已久。这些网红是由MCN机构在幕后包装,也并非秘密。MCN全称Multi-Channel Network,是一种源于美国、成熟于YouTube平台的网红经济运作模式,通俗讲,可被看作网络博主的经纪公司,通过对接上下游资本,实现网络流量变现。截至2022年末,中国拥有企业营业执照的MCN机构超2.4万家。可以说,MCN机构是网红、电商经济兴起后的必然产物。这个庞大却缺乏有力监管的行业,究竟有多少害群之马不得而知。有些中国网民建议彻查所有MCN机构。
网红经济并非全是乱象。虽然自媒体时代的网红良莠不齐,但低门槛的网络平台也给了很多普通人被认识、被关注的机会。而直播带货,尤其是助农直播,也确实为有需要的人开创了新的商机。
例如,2020年底靠7秒短视频意外走红的藏族男孩丁真,最终在当地政府和文旅类国企的包装引导下,成为家乡四川甘孜州理塘的旅游形象大使,并带动当地旅游业在疫情期间实现增长。再比如,老牌教育机构新东方推出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不但帮助很多农户销售产品,还保住了新东方品牌,并为大量培训老师提供了转行就业机会,可谓双赢。
正因此,对于网红直播带货这样一个仍在高速发展期、尚缺乏法律法规管理的行业来说,商家有良知底线、观众有判断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作者察客)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