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6年>>201601>>2015中国法治蓝皮书>>财经篇>>条目

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监管保护国资

时间:2016-01-28 08:29: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资料图片 

   事件回放 

  进入2015年,推进国企改革的脚步变得密集起来。 

  1月份,《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畸高的央企高管薪酬迎来“限薪令”。 

  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保障。 

  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长春考察调研时,对国企改革作出了“三个有利于”的重要论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分8个方面30条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份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总体要求到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提出国企改革目标和举措。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 

  11月4日,据新华网报道,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国资监管的方式和手段逐步明确,解决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多年来存在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同时,就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方向做出“顶层设计”。 

  12月9日,媒体报道: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彭华岗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论坛上透露,国企“十项改革”试点方案即将出台。 

  事件影响 

  回顾国企改革历程,从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国企改革先后经历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战略性改组、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阶段。在持续的改革中,国企不断发展壮大,但在国企经营管理薪酬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争议。随着诸多改革意见方案的公布实施,这些问题有望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寻得突破。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被誉为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令学界人士与市场感到惊喜的是,这份《指导意见》对央企集团的改革决心要比预期的大得多。 

  媒体普遍认为,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是本轮国资改革最大亮点之一。此轮国有企业改革,基本上坚持了以实现企业效率为目的,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在这个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普通百姓的利益。 

  各方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试点和探索的前提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合规运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时,需要注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015年9月27日《中国青年报》 

  财政部财科所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在整个国企国资改革中,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需要坚持公开透明、符合程序的原则,而要做到公开透明、程序完整,需要通过证券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完成运作,利用公开市场可以避免非公开交易。 

  ——2015年11月11日《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zywliufan]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