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6年>>201601>>2015中国法治蓝皮书>>传媒篇>>条目

编造传播股市虚假信息:《财经》记者王晓璐被调查

时间:2016-01-28 08:47: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央视报道截图  

    事件回放 

  2015年8月25日晚10时许,新华社发布消息称:《财经》杂志社王某伙同他人涉嫌编造并制造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已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 

  8月26日,《财经》杂志社发表“说明”,确认本刊记者王晓璐被公安机关传唤。这份说明表示,7月20日,《财经》发表了本刊记者王晓璐采写的报道《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证监会发言人认为报道不实。此后,应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和证券稽查部门要求,《财经》杂志对采编过程进行了书面说明。《财经》杂志社对记者在职务范围内的正常采写行为承担责任,并维护记者依法履行职务的权利,关注其享有的其他合法权益。同时也将按照法律规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务求查明真相,以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8月30日,王晓璐因涉嫌伙同他人编造并且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月31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曝光了王晓璐接受调查的画面。王晓璐在接受调查时说,他根据私下听说的有关股市信息,结合个人主观判断撰写了《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一文。自己作为经过培训、从业多年的专业财经记者,对私下听说的有关股市信息没有进行核实,并且明知该信息会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一味追求轰动效应,不负责任地编造传播不实报道,造成了市场混乱和恐慌,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对此,王晓璐表示深刻的悔意和歉意,希望公安机关给自己一个机会,愿意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有关情况,并请求对自己从轻处罚。 

  与王晓璐一同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还有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4名高管,其中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金融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威,涉嫌伙同王晓璐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 

  事件影响 

  王晓璐事件再次说明了“记者的笔下有财产万千”。王晓璐所写的《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一文,不足800字,但其中涉及到影响股市的重要信息,而这个信息是王晓璐私下听说没有进行核实的,文章发出后造成了股市混乱和恐慌。王晓璐事件发生后,有人不禁惊呼:记者是高危行业。记者之所以责任重大,源于其手中握有公共话语权,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记者下笔须谨慎,更不能为了谋求私利而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 

  各方观点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律师丁宏学:从美国股市发展历程来看,严肃法治,依法追究破坏股市规则如内幕交易、发布虚假信息等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从行政处罚、刑事犯罪上依法给予违法者重责,是股市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证监会亮剑,开始大量立案调查并迅速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是一件股市期待已久的利好消息。但切不可忙中出错,误伤无辜,造成错案。 

  ——2015年9月6日中国律师网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从整个文章来看,观点陈述占大部分,事实陈述占小部分,可就是这小部分存在很大问题。如果是一般性文章没人会去追究真实性,懒得追究,如果是平时也就算了,可能没人会拿这个当回事。但目前是股灾阶段,市场神经高度敏感,正在严打谣言阶段。希望这只是一次错误而非犯罪,即便王晓璐触犯刑律,也希望公安机关能够把侦查工作做细,不要受已披露信息的影响,更在股灾的背景下,不会根据形势而使对其的处罚出现加重的情况,犯到哪里说到哪里,一切以事实为基础,法律为准绳。 

  ——2015年8月31日百度百家

[责任编辑:zywliufan]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