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泽 西陆网发
入选贪官:江苏省南京市原市委书记杨卫泽
事件回放
杨卫泽,男,汉族,1962年8月生,江苏常州人,1988年4月入党,1981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曾任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1962年出生的杨卫泽,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江苏人。自1981年参加工作之后的20年,一直在江苏省交通厅任职,最高至厅长一职。2000年开始,调任苏州,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等职,4年后,升任无锡市委书记。2006年,44岁的杨卫泽升任江苏省委常委,晋身省部级干部序列。5年后,转任南京市委书记。
与此前落马官员多“言辞反腐”一样,杨卫泽也曾刊文厉声反腐。2014年9月17日,隶属南京报业集团的“南报网”,刊发杨卫泽题为《当官不易是当干部的应有之义》的署名文章,杨卫泽谈及他对一些干部抱怨“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的看法,并强调,各级干部应时刻铭记“为官不易”“做好官难”“做一世好官更难”。
2015年7月3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经查,杨卫泽严重违反组织纪律,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严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特定关系人收受巨额钱款;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多次出入高档酒店和私人会所,接受他人宴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其中,受贿问题涉嫌犯罪。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杨卫泽严重违纪问题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
2015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警示意义
曾高谈“好官难为”的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话音未落人已落马。做人民的公仆,意味着在人民群众有需要的时候,在人民群众反映这样那样问题的时候,必须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百姓之心为心”,替民分忧,为民解忧。有了这样的公仆意识,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个人的生死荣辱都不在话下,何论“当官”的“难”和“易”?“为官不易”的论调,以及其背后蕴含的不良情绪、错误认识,不容忽视。
各方观点
新闻评论员高福生:杨卫泽不仅在“言辞”上厉声反腐,“行动”上也有惊人的表现。他先后在江苏省交通厅、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等4地担任“一把手”,在哪都被视作“政治明星”,他曾多次在廉政演讲中告诫干部要“始终锻造慎独自律的魅力,不做不仁之事、不沾不义之财、不染不正之风、不干违法之事”,声言要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回头看看杨卫泽在台上那些“慷慨激昂”“信誓旦旦”的反腐语录和精彩表演,用“贼喊捉贼”来形容他,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2015年1月6日长江网
新闻评论员国平: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样的要求,将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做人准则,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等等集中为一体,强调了“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当官不易”,还是“不宜当官”,这样的考验亮了出来,黄金碎铜,一比可知,叹“当官不易”者不宜为官。
——2015年10月12日新华网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