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政策覆盖人群范围备受关注。新浪网发
事件回放
2015年以来,延迟退休不断被提上议程。
2015年3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中国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延迟退休方案2020年前肯定出台。
10月14日,尹蔚民在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提到了延迟退休改革方案。为了佐证延迟退休改革的必要性,他引用统计数据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现在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平均退休年龄还不到55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国家将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此后,官方多次就延迟退休政策发声,一些智库也公开提出建议。
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延迟退休话题再度引发社会高度关注。面对延迟退休引发的热议,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11月20日在回应时指出,人社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对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过程中,会充分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综合平衡。总体来看,延迟退休的大方向已定。
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在此之前完成并轨改革,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
其他机构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建议2020年开始每年延长一定月数,女快男慢,2040年男女统一为65岁;浙江大学课题组建议2016年全面实施,每6年延长1岁,2050年男女统一为65岁。
事件影响
自从延迟退休政策进入公众视野,整个舆论场都“沸腾”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消息登场。围绕延迟退休这一话题的争论从未停止。
延迟退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持赞成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可有效改善城镇劳动力的供给状况,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
退休制度是一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公共政策。为顺利推行延迟退休改革,应及时出台相关配套举措,通过加大投入,有效提高职工养老金领取水平。有关部门为改革配套的“组合拳”打得有诚意,让群众实实在在有了获得感,那么,延迟退休改革的推行也将更为顺利。
各方观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章铮:在中国人口趋于老龄化的情况下,延迟退休是合情合理的。但同时也应关注到,受到延迟退休影响的一大批蓝领劳动者对失业与低收入就业的担忧。因为即使还没有实行延迟退休,这部分劳动者已经遇到了找不到工作或即使有工作收入也大幅下降的问题。他们担心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会使失业或低收入就业的时期进一步延长,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出现下降。
——2015年12月10日《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延迟退休年龄走的肯定是弹性的路子,分步骤稳步推进,不可能一下子延迟很多年。同时,允许劳动者作出自由选择,是否选择延迟退休自己说了算。与此同时,其领取的退休金也是不一样的。从女干部起步,女干部肯定没意见,身体也能承受得起,社会上也不反对,应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更能够取得共识,遭到的阻力也最小。
——2015年12月3日《新京报》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