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6年>>201601>>2015中国法治蓝皮书>>人物篇>>条目

释永信:屡被举报的少林方丈

时间:2016-01-27 16:24: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释永信 

    人物速写 

  释永信,少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又被称为“佛门CEO”。 

  1981年剃度出家、1999年任少林寺方丈的释永信,因近年来带领少林寺商业化发展而备受争议。少林寺本来强调的内省精神和禅宗文化没落,有人认为正是商业化导致。2014年9月24日,媒体曝出嵩山少林寺起诉当地政府部门索要门票分成款案,更是引起公众的质疑,认为“出家人把钱看得那么重”。 

  2015年7月25日,自称“代表所有对释永信不满者”的“释正义”,在网络上发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举报释永信,称释永信有两个身份证、玩弄女人,且和情妇育有女儿。随后,少林寺官网发布报案材料,要求有关部门查处造谣者。 

  此后,“释正义”分多次向媒体爆料,晒出“证据”,包括公安系统户籍信息查询截图、出生证明、警方询问笔录等,举报一步步升级。随后,中国佛教协会、国家宗教局相继表态。登封市宗教局称,按照国家宗教局的要求,该局高度重视,将迅速核实情况,尽早查明真相。8月4日,登封市宗教局发布消息:“经核查,没有释正义这个人,其他事项正在核实之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8日,曾为释永信弟子、少林寺四大金刚之一的释延鲁,以及多名曾在少林寺生活、工作者,在京实名举报释永信。释延鲁的举报材料中,列举了师父释永信的“五桩罪”。其中“第一桩罪”是两人之间的经济纠纷,称在2010年之前的10年间,释永信向他索要共计700多万元;“第二桩罪”则是释永信和少林寺之间的财务问题,称释永信侵占挪用少林财产和善款;“第三桩罪”是公众极为关注的释永信私生活问题;“第四桩罪”称释永信行贿地方官员;“第五桩罪”和第三桩接近,称释永信为自己和他人办理了双户口、双身份证。8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受理了释延鲁等人的举报。 

  11月28日,河南调查组公布了释永信被举报违反戒律问题调查的初步结果:释永信没有两个私生女;当年“被迁单”的说法不实,释永信方丈资格的获得程序合法合规。调查组表示,释永信被举报的经济和其他问题,正在依法依规调查中。 

  事件影响 

  热衷将少林寺向外推的释永信,因不停为“少林寺”版权打官司、频繁参与商业演出、成立少林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影视公司、海外建寺,以及召开真人秀等行为,让外界早就有了破坏佛门清净的非议。 

  历经数月调查后,河南有关方面终于给出了初步的调查结果,但耗费了126天的调查时间,只澄清了释永信被指涉及的“多宗罪”中的“被迁单”“私生女”两点,至于其他与人私通、双重户籍、账务不透明、将少林寺股份转给情妇等问题,尚未提及。即使如此,释永信仍承受着有史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被控的数项劣迹与罪名,其中任何一项被证实,对少林寺和他本人声誉都将造成巨大的伤害。 

  各方观点 

  媒体评论员麦卡:其实,少林寺自古就是入世的。在如今的商业社会,少林寺方丈成了企业家,无论是为了自家僧人的口粮,还是宗教文化的推广,都只是这种世俗化逻辑的一脉相承。撇开被举报的内容不谈,释永信在经营理念上真正的问题在于,他的商业化步子迈得太大、他的个人形象太过“招摇”,结果就是他一边在维护和发展少林寺的品牌,一边在客观上又在“损毁”它。 

  ——2015年7月29日凤凰网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学宾: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政教分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标志。因此,如果有宗教人士违背这个宪法原则,那就要受到相应的规范。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当和尚的行为超越宗教教义进入世俗社会的时候,那么自然也要接受法律的管辖。诸如和尚杀人打人、侵犯他人的财产等行为,自然也要同等地接受法律的管辖。诸如举报者指证释永信行贿,如果情况属实的话,释永信自然难逃法网。 

  ——2015年8月5日《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zywliufan]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