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守护者
人物速写
腾格里沙漠守护者,包括对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作出报道的记者陈杰、跟进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下简称绿发会)等环境公益组织及提供法律援助的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海军等人。
2014年9月,《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发表了题为《沙漠之殇》的报道,报道根据记者本人深入的采访,配以翔实的图片资料,揭露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区将工业废水排入沙漠的污染环境的行为,引起社会关注。
9月底,因陈杰的报道,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区多名官员因环境污染问题遭到查处,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旗长、分管环保的副旗长被行政记过,环保局局长等人均受到行政处分。经调查,阿拉善盟左旗政府、腾格里工业园区管委会,在污水处理厂技改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慢作为的问题,在落实环境保护整改措施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已被依法追责。
12月,中央对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专门成立督察组,敦促腾格里工业园区进行大规模整改,同时环保部也对违法企业整改情况挂牌督办。国务院还由此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环境整治工作。
然而,2015年,绿发会等环境公益组织再度探访腾格里沙漠污染地区时,发现修复工作实施得并不好。8月13日,绿发会与王海军等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级法院递交诉状,对污染腾格里沙漠的8家企业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要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8月19日,中卫中院以绿发会章程中未明确“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且业务范围没有从事环境保护的业务为由,对绿发会的起诉不予受理。
随后,绿发会上诉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法院。11月24日,绿发会收到宁夏高院“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的决定后,又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民事再审,要求依法撤销中卫中院和宁夏高院的民事裁定,并申请依法受理该起环境公益诉讼。目前,该案已获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立案审查。
事件影响
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获得广泛社会关注,该事件还被写入2015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两会”期间,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对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回应称:“对新产生的问题,一旦核实确认后,将严肃处理。”
在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中,阿拉善盟环保、监察部门的20余名官员被追责;国家主席习近平也作出批示,要求国务院和环保部彻查整改。这是新环保法实施后一起典型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为以后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范例。
几经曲折,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总算迎来阶段性的胜利。但也要看到,这次治理是在中央和国务院的直接督办下才得以取得实质进展,这种治理上的权力高配,很难复制到所有的环境治理当中去。尤其是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及其后续的环境公益诉讼,近年来多次遭媒体的曝光却依然拖延如此之久,其中所折射出的大量问题,仍然值得反思。
12月4日,陈杰、王海军、绿发会等个人和组织当选为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法治人物”,也被视为对腾格里沙漠的守护者们的社会认可。
各方观点
媒体评论员赵兰健:我很佩服《新京报》及其首席记者陈杰的勇猛之气。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勇者越来越少,社会也需要可以不借助团队力量的孤胆勇士去触发各种潜在的现象。我不希望社会稀缺的人才和敢言的媒体,被自己或他人引发的暗流误伤。
——2015年9月9日和讯网
媒体评论员朱昌俊: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守护者们”调查和曝光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早被曝光可追溯至2010年,甚至在2012年央视报道后,还关停了多家污染企业。然而当地的违规排污却依然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在去年媒体再次曝光之初,当地竟还有官员“用人格担保”腾格里沙漠未污染。污染治理中的反复和复杂一面可见一斑。
——2015年11月16日《深圳特区报》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