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事件回放
2015年5月7日,一宗微信公众号抄袭案在深圳市南山区法院正式立案,这也是国内首宗针对公众号抄袭的案例,引发舆论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此次或许能探索出一条微信公号的维权之路。
7月4日,该起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案在南山区法院开庭审理。最终,经调解,抄袭者赔偿原创作者1万元,并在其公众号上发布道歉声明。
案件的原告是北京优势零壹广告有限公司,其名下的微信公众号《异见》在2015年2月2日首次发表文字作品《谁将成为第五座直辖市?》。随后,该公司很快发现,深圳市酿名斋咨询有限公司于2月17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以自身名义发表作品《5座“种子”城市,谁将成为下一个直辖市?》,标题与原创者发表的作品相似,内容则完全相同。
3月,优势零壹广告有限公司将深圳市酿名斋咨询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在法庭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调解。
这起诉讼也是自媒体网站“一道网”的首个公益维权项目。“一道网通过授权协议,让自媒体人将维权的权利委托给一道网,由一道网来承担维权中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我们希望开个好头。”一道网CEO、版权公益维权发起者连清川说。
微信公众号文章普遍存在“1人原创、99人抄袭”现象。部分微信公众号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转载他人原创作品,既没有署上原作者的姓名,也没有标明作品出处,更有甚者直接以自己名义发表作品。为什么站出来维权的却少之又少?重要原因就是得不偿失。个人维权成本过高,于是就有了第三方机构代理维权,由此大大降低了公众号的维权成本。
4月28日,腾讯微信团队发布公告称,自2015年2月3日发布抄袭行为处罚规则以来,累计删除抄袭侵权内容32000余篇,处罚公众号497个。2014年年底的数据显示,微信平台每个用户日均阅读量快速增长到5.86篇文章,用户最高阅读量达到日均20篇。微信公众平台已有580万个公众账号,受到处罚的仅为极少数而已。
第一起微信公众号抄袭案的立案及开庭审理,填补了之前微信领域中的维权空白。
事件影响
版权意识逐渐觉醒,在第三方机构的介入下,自媒体时代微信公号敢于维权,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将对规范整个行业的秩序起到推动作用。这表明,微信公众号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此次维权案也为立法部门、执法部门敲响了警钟。法律与执法不能总是在追赶技术,只有相关机构拥有超前意识,才能防范新技术成为危险的“雷区”。
各方观点
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面对抄袭,只靠单一力量是不行的,只有利益相关方都努力,原创者举报、网络投诉、平台作为,联合建立一种社会化反抄袭机制,才能让抄袭者无所遁形。
——2015年5月6日新华网
新闻评论员戴先任:第三方介入承担微信原创作者的公益维权,自媒体组成联盟,这些做法,是对抄袭行为说不,都是微信的自净行为,也是一种自救。当这些抄袭的“坏死细胞”渐渐转变成癌细胞时,自媒体其实也是被逼奋起反击,只有让自媒体回归健康发展的正途,才不会让自媒体陷入绝境。
——2015年5月8日《北京晨报》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