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6年>>201603>>2016检察工作展望>>省级院检察长谈2016年工作部署

【新疆】尼相·依不拉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时间:2016-03-24 09:32:00  作者:尼相·依不拉音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凝神聚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尼相·依不拉音 

  2016 年既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反恐维稳工作的攻坚年,更是新疆稳定工作爬坡过坎、深化用力的关键期。新疆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要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善于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的能力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就是我们的任务,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深化检察改革为动力,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核心,以从严治检为保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持高标准的工作目标、坚决有力的工作措施、不断筑牢夯实社会稳定的基础,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全疆检察机关将准确把握反分裂反渗透反恐怖斗争的新变化、新动向,全力投入严打暴恐活动专项行动,依法严惩暴恐犯罪和资助恐怖犯罪,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当前,新疆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向好因素不断增加,“三期叠加”(暴力恐怖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的特点短期内难以改变,滋生暴恐活动的疆内土壤依然肥厚,境外渗透破坏的种子短期内难以消除,反恐维稳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检察机关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治疆大政方略,深刻认识新疆反分裂反渗透反恐怖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凝神聚力着眼点、着力点,不断丰富和完善严厉打击暴恐犯罪的新举措,积极探索具有新疆特色的检察工作新思路,始终把严打暴恐犯罪放在各项检察工作之首,坚持主动出击,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做到依法快捕快诉,坚决打准打狠打出声威。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参与“三非”专项整治。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完善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工作机制,提高运用法律政策化解社会矛盾能力水平,有效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有力的工作措施、更硬的工作作风、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综合发力,努力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疆检察机关将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重大部署,切实把自治区“十三五”时期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作为谋划和推进检察工作的基本遵循,找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障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举措,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应对发展中的矛盾纠纷,切实担当起经济发展安全保障的重大责任。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重点查办发生在基层基础工作领域、扶贫开发领域及侵害民生民利的腐败犯罪。坚决查办危害经济发展环境、影响重大经济政策实施、影响重大改革举措落实的职务犯罪。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力度,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积极参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等专项行动,继续抓好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两个专项立案监督、职务犯罪追逃追赃专项工作。更加注重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坚持依法监督、规范监督,进一步加大对诉讼活动中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监督力度,促进严格公正司法。积极探索开展公益诉讼,规范推进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检察改革工作,抓好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执行。 

  全疆检察机关将持之以恒抓好司法规范化和公信力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基固本,进一步加强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不断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的能力和水平。紧紧扭住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这个根本,从严从实加强教育,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巩固“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忠诚教育,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检察好干部。 

  (本文刊发于《人民检察》杂志2016年第四期)

[责任编辑:zywliufan]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