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形势变化 牢固树立“六个意识”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邓川
2016 年,四川检察机关将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四川“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坚持以形势研判和问题分析为导向,准确把握新时期检察工作新任务新挑战。深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对检察机关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课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风险隐患和反对暴力恐怖、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安全等五大领域风险,对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出的新考验;新时期保持遏制腐败高压态势,对强化权力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提出的新要求;社会各界对防冤纠错、保障人权的强烈呼声,对维护公平正义提出的新期待,按照中央、省委和最高检的部署,把当前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勇于担当检察事业的时代使命,不断增强六个意识。精准把握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不断增强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政治意识;精准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决策部署,增强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改革的大局意识;精准把握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职责,增强打击刑事犯罪、创新社会治理的法治意识;精准把握维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增强严格公正司法、捍卫法治威严的责任意识;精准把握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的目标任务,增强破除制约障碍、优化职权配置的革新意识;精准把握全面从严治检的严格要求,增强严明党纪国法、强化纪律作风的自律意识,奠定做好各项检察工作的基础。
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突出检察机关司法保障的工作重点。紧扣五大发展理念,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担当起经济发展安全保障的责任。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同时结合四川实际积极开展藏区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禁毒严打整治等专项活动,针对性消除高发类型犯罪、不安定隐患存在的“土壤”。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压反腐形势,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上继续保持力度不减、质量提高、效果更好。更有效地履行诉讼监督和行政检察职责,更充分地落实三大诉讼法赋予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的制度设计要求,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紧密结合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努力提升检察权运行法治化水平。按照中央、省委和最高检部署,稳步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提升职务犯罪侦查、审查逮捕、侦查监督、公诉能力。深化检务公开、人民监督员制度、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巩固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成果,坚决纠正司法不规范突出问题,强化律师会见权、辩护权等各项权利的制度保障,针对反复性、顽固性不规范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制度缺失和漏洞。深化案件管理机制改革,推进检察业务精细化管理,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强检战略,推进电子检务工程建设,加强检察技术工作,完善队伍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完善“制度+ 科技”的检察管理模式。
五、持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司法能力水平。把队伍建设特别是司法公信力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检察特色。着力发挥领导班子牵头抓总、示范带动作用,增强观大势、掌全局、议大事、抓大事的责任担当。持续推进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自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铸造一支忠诚可靠、司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四川检察队伍。提升检务保障法治化、现代化水平,向司法办案、深化改革、信息化建设、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基层基础倾斜。统筹加强基层院“八化”建设,完善“六位一体”检察援藏援彝工作格局,切实解决“三州”(三个自治州)和贫困地区基层院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
(本文刊发于《人民检察》杂志2016年第四期)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