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影视中心>>文化·娱乐

吴老的“检察影视”情缘-纪念导演吴天明先生

时间:2014-03-12 15:51:00  作者:  新闻来源: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吴天明,这是一个在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上响当当的名字。作为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中的杰出人物,他不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支撑起了中国电影创作的一片天空,而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划时代作用,影响了中国电影的走向。他的作品曾在国内外获得40余个奖项,并在担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期间亲手栽培了张艺谋、顾长卫、黄建新等多名第五代优秀电影导演,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

  3月4日中午,正在工作中的高检影视中心的同事们几乎同时被一个消息震惊了:著名导演吴天明,几个小时前因心肌梗塞离世……难以想象,仅在一个星期前,吴老先生还应邀精神矍铄地出席了我们的活动,不想那次相见竟是最后一面。

  2013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检察日报社联合主办,高检政治部宣传部、高检影视中心承办的“全国检察机关首届微电影展播活动”拉开帷幕。经过几个月的征集,组委会收到很多检察官自己创作的检察题材微电影作品。2014年春节前夕,高检影视中心工作人员与吴老密切联系、积极沟通,邀请吴老担任这次活动的评委,吴老欣然应允,“这是好事儿啊,要支持!”。

  同为这次活动评委的谢铜导演自18岁从影以来就与吴老结下了不解的师生之缘,一直将吴老视作恩师。谢铜回忆说,吴老在担任评委期间,共观看了38部入围作品,并一一进行审视评判,“每看两三部作品就给我打电话,就片子的创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吴老的评审工作做得相当细致,对这些入围作品也评价很高,他还专门提到了《礼物》、《我的“儿子”我的“妈”》等作品,肯定这些作品非常真实地艺术再现了检察官的工作和生活,认为“检察影视很有发展前途,大有可为”。

  2月24日,上午“全国检察机关首届微电影展播活动”暨“新媒体形式下的检察影像表达”研讨会如期举行。颁奖环节,吴老健步走上台,亲自为专题片一等奖获奖单位代表颁奖;研讨环节,吴老有感而发,特意起立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与会的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宣传工作负责人,吴老的发言声若洪钟,铿锵有力:“这些检察官自编、自导、自演的片子承载的精神价值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娱乐片,传递了非常多的正能量,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作品中的诸多人物和情节也都非常感人。” 吴老对活动中的获奖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让与会的同志都受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随后,吴老又对检察影视作品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实,是攀登艺术圣殿和精神圣殿的第一个台阶,做不到真实,一切都谈不到。”吴老还一再强调,我们在创作中要塑造立体的人,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主旋律电影也不能将真人拍成假人,真故事拍成假故事”。吴老的发言字字铿锵。会后,参会代表们纷纷向吴老请教,并与吴老合影留念。

  吴老在讲话中反复提到的“真实”也正是他从事电影创作数十载都不曾改变的艺术标准,在影视行业经历了颠覆性发展的今天也决不放弃的底线。

  其实,吴老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司法、反贪题材,1996年,吴老执导16集电视剧《黑脸》,根据河北省石家庄市纪委书记姜瑞峰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一个尽职尽责的纪检干部一心向党,铁面无私的故事,被老百姓称为“当代黑脸包公”。编剧罗雪莹回忆吴老拍摄这部剧时的情境,“我不止一次见到他流泪,采访农民群众时流泪,写剧本时流泪,给演员说戏时流泪,现场拍摄时流泪。杀青那天,他看着电视屏幕上那道万人含泪送姜锋的壮观场面,也在哭。”这部剧,吴老不仅用他高超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这个角色,也是在用全部艺术生命和满腔人文情怀宣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守护了广大观众的精神家园。

  近些年,吴老心怀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对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被称为“中国电影最后的良心”。吴老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上怒斥中国电影已经到了娱乐至死的地步,“许多影片票房很高,却没有精神,有些电影人只顾挣钱,放弃社会责任。”吴老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从来没有为了迎合票房而放弃自己在艺术上的追求,他一直致力于刻画人性本质,挖掘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作为电影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良心。

  吴老对于艺术的追求和为人的真诚一直被圈内人称道。2000年,吴老在执导电视剧《都市情感》时发现其中一位演员在塑造角色时不贴切、不真实,不能很好地诠释这个角色的内涵,就打算进行调整。谢铜回忆说,“吴老没有直接把演员辞退,而是把演员叫过来,耐心地做工作,解释其中的缘由,直到演员完全接受为止。”当天晚上吴老特意让制片取消了盒饭,准备了桌餐,在饭桌上欢送这位演员,并感谢他为这个剧的拍摄做出的贡献,剧组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感动。

  同样是拍《都市情感》这部戏的过程中,一位演员生病,吴老把自己的水果拿去给演员吃,他说,“搞艺术的人一定要有爱心,热爱身边的人,不然怎么创作他们?”吴老在工作中就是这样一位真诚、随和、平易近人,而对艺术追求又苛求完美的导演,跟他合作过的影视工作者们都对他十分敬重。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影评人戴锦华在她的经典电影文化批评之作《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中这样形容以谢飞、滕文骥、吴天明等为代表的第四代导演,“他们登场于新时期大幕将启的时代,他们的艺术是挣脱时代纷繁而痛楚的现实/政治,朝向电影艺术的纯正、朝向艺术永恒梦幻母题的一次‘突围’。”是的,吴老的经典作品《人生》、《老井》、《变脸》、《没有航标的河流》等都烙着那个辉煌时代的印记,也烙着他从未停止的对人生与人性、社会与历史、理想与信念的思考。纵观这些经典作品不难看出,吴老透过他镜头中的人物还集中表达出了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即顽强,坚韧和无坚不摧的生命力。这是他一手抚育的西部电影的独特内核,也是他为人做事的态度。在吴老的艺术世界里,氛围是温厚而朴实的,气质是阳刚而风骨的,满怀着对生活深沉的爱恋将传统与现代包容并蓄。

  我想,吴老留下的丰富的艺术、精神遗产对于我们检察影视的创作有很大的启迪。我们需要在深切的人文关怀中弘扬法治精神,将对社会、国家的热爱倾注到检察影视创作中,因为唯有专注、热爱,才能使之纯粹、恒久。

  24日会后,高检影视中心负责人与吴老进行了更深一步的交流,吴老表达了他对检察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兴趣,并约好,今后有机会一定与高检影视中心合作,打造一部有影响力的检察影视大戏。谁知,这一想法竟没有机会再实现了,他对检察影视的情结,也成了我们心中一个温暖的遗憾。

  愿吴老与他一生挚爱的电影为伴,一路走好!

  (作者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yszx]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