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小 | 中 | 大 字号
务实为民,救助服务全方位。工作中,始终坚持“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因案制宜、及时精准、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想方设法帮贫困当事人解决生活难题。在办案中主动作为,了解核实当事人的家庭困难情况,将司法救助工作贯穿到检察办案各环节、全过程。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司法救助案件线索移送管理办法(试行)》、办案中发放《司法救助工作指南》,强化司法救助案件发现、当事人权利告知,保证了司法救助的高效率。
常态推进,多方联动同发力。注重与社会其他组织合作,形成救助合力,推动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帮扶无缝对接。坚持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精准帮扶救助理念,结合因案致贫、陷困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多元化社会救助方案,协调联络团委、教体局、当事人所在学校等责任单位,全面做好心理疏导、家庭指导、教育帮扶、生活救助等具体工作。救助工作完成后,推动联合跟踪回访,与乡镇政府、社区(村委会)等单位积极联系,实现定期跟踪回访救助对象,了解被救助人的生活、救助资金的使用、救助措施的落实等情况。
公开听证,多元参与优质效。将检察听证作为提升司法透明度、增强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在司法救助案件中积极主动适用检察听证工作机制。同时,着力强化外部监督体系,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司法救助公开听证工作,建立健全司法救助监督机制,不断优化和提升司法救助效果,确保司法救助工作公开透明。为构建综合性、长效性协同救助工作格局,主动对接残联、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搭建平台,使司法救助成为乡村振兴的推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