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装备频道>>检察云展厅>>特色馆>>特色院>>安康市汉滨区检察院>>典型案例

帮人取钱?小心把自己帮进监狱!

时间:2023-11-24 15:54:19  作者:杨远航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要取得银行卡中的赃款,通常需要将赃款转为现金,而在ATM机或者银行柜台取款,均会被摄像头拍得一清二楚。此时,犯罪分子就将目光瞄准了贪图小利的“取款手”。

如果有一天,你的某个“朋友”以自己没时间等理由让你用他给你的多张银行卡去取钱,或者多次找你帮忙用他给你的银行卡取钱,再给你一点“跑腿费”,你是否会不假思索答应?如果是,你就很有可能一只脚踏进了监狱。因为如果取的是电信诈骗的赃款,从这种行为的异常程度即可推定你明知所取款项为赃款,即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除非你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

近日,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检察院对一起类似案情的多名犯罪嫌疑人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提起公诉。上游诈骗犯罪团伙通过聊天软件与该团伙联系,以支付高额报酬为诱饵,让该犯罪团伙负责提供银行卡接收赃款,并组织“取款手”取现,最后再转换为虚拟货币支付给上游犯罪分子。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种帮助犯罪分子将本在银行账户中可以溯源的赃款取现的行为,会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导致被害人的款项难以追回,因此应受到法律严厉惩处。

看似简单的一个取现行为,却是很多犯罪必不可少的一环,看似简单的一个取现行为,导致的社会恶果却并不轻。切莫让一个简单的“帮忙”行为,导致自己承担巨额的退赔责任,害自己身陷囹圄!


[责任编辑:李双双]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