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法治专题>>2010年法治蓝皮书>>民主篇>>条目

高检院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时间:2011-01-07 13:51: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甘肃省玉门市检察院举行了第二届人民监督员颁证大会,新聘任的7名人民监督员正式上任。 杜海涛 赵慧敏摄

  【事件回放

  2010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

  据介绍,检察机关于2003年9月启动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经过7年探索,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截至10月28日,全国已有3137个检察院进行了试点,占各级检察院总数的86.5%,先后选任人民监督员3万多人次。人民监督员共监督“三类案件”32304件,其中不同意检察机关拟处理意见1635件,检察机关采纳899件;对“五种情形”提出监督意见1000余件,绝大部分已经办结并向人民监督员反馈。经中央同意,高检院决定在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

  高检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按时启动、有序推进。一要进一步改进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方式。应以上级检察机关选任、管理为主。二要进一步调整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调整后的监督范围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检察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超期羁押或者犯罪嫌疑人不服检察机关延长羁押期限的决定;违法搜查、扣押、冻结或违法处理扣押、冻结款物;拟不起诉案件;拟撤销案件;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赔偿;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三要进一步规范人民监督员的监督程序,改进案件监督组织方式,省级以下检察院提交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案件,由上级检察院统一组织人民监督员监督。四要进一步发挥人民监督员的作用,积极拓展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渠道,完善人民监督员联络服务机制。据悉,为确保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高检院下发了《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

  【事件影响

  谁来监督监督者?高检院回应社会关切,自2003年试点以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10月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化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完善自身监督制约机制、让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实践、保障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为及时发现并纠正检察权行使中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有效途径,更为启动内部监督提供了有力的程序保障。

  “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高检院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让公众看到了检察机关务实、内敛、主动接受监督的诚意。这一改革举措,必将带来示范效应,对推进我国政治民主与法治文明将产生深远影响。

  【各方观点

  李俊张(学者):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结合检察工作实际进行的一项开创性、制度性、历史性探索,是一项切合法治、民主观念、富于时代精神的制度探索和创新,迈出检察制度改革实质性、关键性的一步。

  ——2010年第1期《魅力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强化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监督机制、扩大诉讼民主、促进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其他监督制度难以替代的独特功效。制定单独的“人民监督员法”的时机可能还不太成熟,比较折中的办法是,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专门的“关于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决定”。

  ——2010年3月10日《检察日报》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原院长赵喜臣:群众对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普遍认可的。人民监督员制度让群众有了恰当的途径参与国家管理、进行法律监督。与此同时,群众的呼声、要求可以通过人民监督员准确地反映给检察机关。

  ——2010年10月29日《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zywml]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