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法治专题>>年度中国正义人物>>陈燕萍>>图片

记“全国人民法庭优秀法官”陈燕萍

时间:2007-10-26 14:45:00  作者:  新闻来源:中共沧浪区委政法委员会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人物介绍:今年43岁的陈燕萍,现任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阴园区人民法庭审判员。她扎根基层12年,审理的2600多起案件,无一错案。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2次,被各级组织和部门评为办案能手、十佳优秀法官、勤政廉政先进个人、"巾帼标兵"、"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省市"人民满意法官"、省法院系统"十佳法官",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人民法庭优秀法官"。2007年8月,被中宣部确定为"道德楷模文明风尚"全国重大宣传典型,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有力彰显了新时期政法干警的良好形象。 

  9月20日上午,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祥国在慰问优秀法官陈燕萍时欣然题词: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真情调解、公正办案,向陈燕萍同志学习并共勉。 

  扎根基层 

  1996年春天,在法院机关工作的陈燕萍,以满腔的热情,美好的向往,主动要求到基层人民法庭工作。从此,在事业和家庭面前,她选择了事业;在享受和吃苦面前,她选择了吃苦;在奉献和索取面前,她选择了奉献。   

  农村法庭环境艰苦,人少事多任务重,交通不便条件差。从小在干部家庭长大,没有在农村呆过一天的她能否干得长久,确实让许多人捏了一把汗。刚到法庭的她,说干就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办案中去。为了能很快办结案件,案件一到手,马上排期开庭,抓住重点,分析难点,掌握焦点,能调解的尽量调解,不能调解的尽快判决。她白天忙着发传票、调解、开庭,晚上忙着写判决书、查阅案卷等,经常忙得晕头转向,累得腰酸背痛。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陈燕萍以自己超强的意志和顽强的作风赢得了同事的敬佩。有时同事看她没日没夜的干,就劝她休息一两天,可陈燕萍却说:"宁让人等案件,不让案件等人。"结果,一年下来,陈燕萍的办案数在全院最多,办案效率也是最高,让那些一年前还很担心她能否呆下去的人感到很意外。   

  然而,同事们很清楚,陈燕萍背后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泪水。到法庭后的半年,她审理了一起案件,因被告白天在外打工,传票需要在晚上送达。陈燕萍下班后,就拿上传票,骑着自行车,来到被告家,一直坐在被告门口等到晚上八点多钟,才将传票送给了被告。在回来的路上,天降狂风暴雨,路上满是泥泞,非常难走,陈燕萍小心翼翼艰难地推着车,但由于天太暗了,她还是跌进了一条沟里,自行车整个压在了她身上。陈燕萍哭了,泪水和着雨水顺着她的脸流下来,风声、雨声、哭声夹杂在一起……后来,在一位村民的帮助下,陈燕萍才安全回到了家。像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但陈燕萍凭着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对基层工作的执著,始终不改初衷,无怨无悔,默默地为基层的审判工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由于长期在法庭工作,照顾家庭和家人的时间比较少,组织上也曾多次考虑调整陈燕萍的工作岗位,让她回院机关,但她总是难舍与农村法庭的感情,说在哪里办案都一样。就这样,她在法庭一干就是12年。   

  刚到农村法庭时,她就将4岁的女儿半托在幼儿园。有一天晚上,天已经黑了,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找不到女儿,跑到幼儿园一看,女儿一个人坐在教室里,陈燕萍问女儿为什么不回家,女儿回答说:"人家都有妈妈接,我就不回家,看你来不来接我?" 陈燕萍抱起女儿心酸地流下了眼泪。女儿看到妈妈哭了,用小手帕擦着妈妈脸上的泪,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别生气,我以后自己回家就是了。"如今女儿已上高中了,而陈燕萍却很少接送过女儿。前年,她爱人腿部骨折住院,丈夫手术那天,她在手术单上签过字后又匆匆赶回法庭开庭。由于法庭工作太忙,她没有请过一天假照料丈夫。 

  付出总有回报。12年来,她共办结案件2600多件,每年均超过200件,2006年办结263件,是该院公认的"办案状元"。  

  9月11日下午,泰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守法前往靖江园区法庭慰问优秀法官陈燕萍,并视察该法庭建设情况。 

  公正办案   

  在基层法庭,审理的大都是婚姻与家庭的案子,解决的大都是邻里纷争,但也常常受到亲情的挑战,友情的干扰,金钱的诱惑。   

  陈燕萍常说:"我审理的案件虽不是什么大案,但对老百姓来说,每件都是大案,一个人也许一生就打一次官司,我要让他们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2007年5月,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陈燕萍了解到小俩口有感情基础,要离婚的真正原因是女方的父母嫌贫爱富,强迫女儿离婚,在判决的前一天,女方的父母为达目的,将一个装有千元人民币的红包送到陈燕萍办公室,请求她帮忙。陈燕萍一边婉言拒绝,一边劝告不要干涉女儿的婚姻,女方父母以为她嫌钱少,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叠钞票。陈燕萍板起面孔对女方父母进行了严厉地批评,并严肃地告诉他们不得强迫女儿离婚。最终女方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陈法官认法不认钱,只怪我们一时糊涂,差点干出傻事,以后再也不干涉小俩口的婚姻了。" 

  陈燕萍办案不仅认法不认钱,更是认法不认人。她在审理一起借贷纠纷案件时,被告是她丈夫任副镇长时所驻村的一名情同手足的村干部,被告请她丈夫吹吹枕头风,打打招呼。原告知道后,非常担心。但陈燕萍没有因为人情、感情等影响案件公正审理,她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法判决被告败诉,维护了原告的合法利益。被告接到判决书后不由地说,"陈法官只认法不认人,这样的法官,我佩服",并很快主动履行了法院判决。 

  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一案中,原告五级伤残住院,已欠医疗费用10万余元,同时急需二次手术,经济十分困难。她急当事人所急,立即乘火车到吉林省辽源市找被告依法先予执行。为节省开支,她沿途吃方便面,住小旅馆,最终费尽周折找到了被告,对其讲明原告的实情和来意,进行说服教育,被告主动拿出4万元,来回只用了5天时间,为当事人节省了很多费用。原告及其家属十分感动,想请她吃顿饭,也被她婉言拒绝了。 

  12年来,陈燕萍没办过一件错案,也没有接受过当事人的一次吃请和礼金,许多到法庭打官司的人都说:"案件到了陈法官手里,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民事纠纷,陈燕萍始终以妇女特有的细心、耐心,做好调解工作。 

  真情调解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实现百分之一的调解可能,用最大的耐心去排扰解难,钝化矛盾,是陈燕萍的办案之道。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民事纠纷,陈燕萍始终以妇女特有的细心、耐心和同情心,在法与情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踏踏实实地做好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在她所办结的案件中,有一大半是通过调解结案的。   

  一次,陈燕萍审理了一起离婚案,被告樊某是外地上门女婿,因盗窃刑满刚刚出狱。当樊某接到离婚起诉书时,樊某长跪在地,请求法官不要判决离婚,并表示愿意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考虑到樊某夫妇有一定的婚姻基础,且已有一个孩子,离婚后孩子的心灵上将会受到伤害,戴某提起离婚的主要原因是丈夫不争气,恨铁不成钢。现在樊某有悔改的诚意,这婚姻还是可以挽救的。陈燕萍先从樊某的岳父母着手,做通思想工作后,又劝说樊某的妻子戴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燕萍的真情打动了樊某岳父母一家,女方主动申请撤诉。一颗心温暖了,一个家保住了,社会更加和谐了。第二天,樊某专程来到法庭,感谢陈法官挽救了他的家庭,感谢陈法官帮助他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前不久,江阴园区办事处要为一大型拆迁安置区建设学校,需拆迁园区某村一个组的30余户农民住宅。其中有20余户不签安置协议,拒绝拆迁,还有10余户虽签订了安置协议,但仍不肯搬迁。为早日建成学校,承建方不得已起诉了村民组长。陈燕萍接诉后,考虑到案件的公益性和复杂性,走村串户家访,在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围绕主要矛盾反复调解,一方面对拆迁评估不一的结果公开了政策和具体计算办法,消除了群众的疑惑;另一方面,对按有关规定未列入评估的物产,依据现状进行了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户的实际利益。最终双方和解,全组30余户顺利拆迁,学校按时建成开学。 

  陈燕萍调解案件的效率特别高,有时候一天经调解结案的就有四五件。问到陈燕萍办案高效的诀窍时,她总是笑着说,用心、用情、多动脑筋就能办好。   

  今年年初,陈燕萍在审理一起通道纠纷案时,发现原被告是亲兄弟,因嫂子与婆婆为琐事争吵,两兄弟妯娌便打了起来,哥哥感觉受了侮辱,便在弟弟一家外出的必经通道上挖了一道沟,为此,弟弟将哥哥告上了法庭。为避免矛盾的加深,陈燕萍决定从调解入手,化解两家矛盾,促成兄弟俩和好。然而,此案在起诉至法院前,亲友、村干部已多次调解均未能见效。但陈燕萍没有退缩,她积极跟村干部联系,请来了年岁较大、德高望重的老人参与调解,借助于乡村淳朴的风气,情与法双管齐下,仅用半天时间,兄弟俩便握手言和,联手填沟,兄弟感情又和好如初了。 

  心系群众 

  陈燕萍在办案过程中事事、处处爱民、为民,履行法官的社会责任。平时,她经常给到法庭要求赡养的老人午餐费和回家的路费,为案件受害人伸张正义,使他们感受到女法官的柔情,司法的温暖。 

  靖江市新桥镇文东村村民曹陈氏,86岁,生有5子女,却生活无着落,背着破篮子到法庭起诉子女。陈燕萍受理此案后,多次上门找其子女做工作,均遭到冷落和被拒之门外。为了让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为了在全社会倡导孝顺老人的道德风尚,她立即到原、被告所在村开庭,邀请村民旁听。在法律与真情的感召下,5子女的良知得到感悟,曹陈氏的晚年生活得到落实。事后,曹陈氏逢人就讲:"我的幸福生活是陈法官给的,谢谢陈法官。" 

  人民法官爱人民,一枝一叶总关情。   

  2002年8月,陈燕萍受理了一起法律援助案件,原告是一名9岁的女孩叫小敏,起诉亲生母亲,要求被告给付生活费、医疗费和学费。从小敏的奶奶处,陈燕萍得知了案件原告小敏的基本情况:两岁时面部长出两块肿瘤,7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又离家出走,只能随祖父母生活。由于家境贫寒,小敏的肿瘤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日益恶化。   

  面对这样一个贫困的残疾孩子和年长的奶奶,陈燕萍的心里一阵酸痛,真不知道怎样安慰她们,只说了一句:"不早了,你们先回去吧,法院一定会主持公道的。"奶奶和代理人出了门,小敏却在陈燕萍办公桌前站住了,她猫着腰,把头缩得低低的,低声说了一句:"阿姨,帮我找找妈妈……"   

  陈燕萍一听,心一下子被揪紧了,眼里湿润了:孩子要的不仅仅是每月100元的抚育费,她要的是母爱啊!陈燕萍站了起来,眼泪就下来了,走到孩子身边,摸着小敏的头说:"阿姨一定为你找妈妈。"她拉着小敏的手,十几次到靖江新桥、泰兴七圩等地寻找小敏的生母;带着小敏到靖江市人民医院、南通瑞慈医院、南京中大医院、上海第九医院等各地医院查治和联系手术治疗,只要对小敏的救治存有一线希望,她都主动联系,不轻易放弃;开学了,她给小敏送去学习用品、学杂费、伙食费;儿童节,她给小敏送去礼品;春节到了,她给小敏添置新衣。有一次,陈燕萍带小敏去医院看病时,小敏在进入检查室前搂着陈燕萍说:"妈妈,我怕!""不要怕,以后我就是你的妈妈,我们一起来战胜病魔!" 每当这时,邻居们都羡慕地说:"小敏,你的法官妈妈看你来了。" 

  陈燕萍帮助小敏的事迹引感动了社会各界,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靖江市、泰州市的社会各界对小敏进行了捐款。2007年1月,在全省"十佳法官"颁奖典礼上,陈燕萍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志,当场收到全省法院捐款14000元。南京一家医院整形外科亦为陈燕萍的事迹所感动,主动提出愿为小敏治疗,并减免相关费用。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资助下,今年8月,上海九院成功切除了小敏左额部的肿瘤,半年后将进行第二次手术。2007年9月以来,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十多家媒体对陈燕萍的事迹进行了重点宣传报道。日前,江苏省委政法委下发通知,号召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迅速开展向陈燕萍学习的活动。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无限的美好!"作为一名奋斗在农村基层法庭的女法官,12年来,陈燕萍就是这样把辛勤和汗水撒在了乡间小路上,把法律和真情播送给千家万户,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审判事业。她以令人叹服的工作业绩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谱写了一曲当代法官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青春之歌。

  3月14日,“法官妈妈”陈燕萍带残疾女孩小敏到南京中山医院就诊。 

  短评   

  基层政法干警学习的典范   

  ● 王志高 

  在基层法庭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法官陈燕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把党的宗旨、法律的尊严、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和谐时刻铭记在心。她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清正廉洁,尽职尽责;她公正执法,心系百姓,情系社会;她注重修养,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她的先进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风采,富于感染力和震撼力。在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陈燕萍同志为广大政法干警树立了一个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学习陈燕萍,就是要学习她牢记宗旨、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崇高情怀。陈燕萍同志作为一名基层法院法官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她在平凡的审判工作岗位上,始终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怀着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无限热爱,牢记宗旨、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公正司法"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平凡的审判岗位上模范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学习陈燕萍同志,就要像她那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和事业的轴心,为人民群众掌好、用好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模范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者。 

  学习陈燕萍,就是要学习她胸怀大局、公正司法的坚定追求。陈燕萍同志热爱审判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无私无畏,忠于职守,秉公办案,高质量、高效率地审理了26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赢得群众的佩服和信赖。学习陈燕萍同志,就要像她那样,公正办案,坚持把公正司法作为最高追求,不谋私利,不徇私情,公正高效地处理每一起案件、化解每一起纠纷,不断提高办案能力和执法水平。 

  学习陈燕萍,就是要学习她心系群众,司法为民的职业精神。陈燕萍同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人民法官这一岗位上,实实在在地践行司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她在基层法庭工作,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民事纠纷,总是以女法官特有的细心、耐心和爱心,认真做好调解工作,化解群众矛盾,经办的案件中,有一半以上是调解结案的。学习陈燕萍同志,就要像她那样,将司法为民要求落实到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心系群众,真情调解,公正办案,以耐心化解纠纷,以真情赢得信任,以实际行动为构建社会和谐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学习陈燕萍,就是要学习她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陈燕萍同志以满腔的热情,主动要求到工作条件差、任务重、矛盾多、待遇低的基层人民法庭工作,一干就是12年,是目前靖江法院唯一在基层法庭工作的女法官。她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乐于奉献,每年结案均在200件以上。学习陈燕萍同志,就要像她那样,不计个人得失,安心本职工作,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甘于奉献,锐意进取,勤勉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能手,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建功立业,成为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优秀政法干部。 

  学习陈燕萍,就是要学习她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陈燕萍同志始终恪守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不为金钱、权力和人情所动,忠于职守,廉洁办案,认法不认钱,论法不论情,多次拒绝当事人的礼贿和亲朋好友的说情打招呼,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她以一名女法官的胸怀和无私的母爱,长期关爱、资助残疾儿童小敏,充分体现了人民法官忠诚党和人民、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的崇高思想境界。学习陈燕萍同志,就要像她那样,清清白白做人,公公正正办案,以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崇高的思想品格,维护法律的神圣和尊严,坚决不办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以廉洁司法的良好形象展示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陈燕萍扎根基层,胸怀大局,公正办案,情系人民,是新时期政法干警的模范代表。陈燕萍的事迹给予我们启示:只要立足岗位,勤奋工作,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就能赢得党和人民的信赖。陈燕萍为广大政法干警树起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责任编辑:zywzf]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