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东南沿海的侨乡福清,随着一批批惠及民生的建设项目不断上马,一些不法人员利用手中的职权从中渔利。为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利益,福清市检察院及时亮出反腐利剑护卫民生工程建设,近年来办理了多起“民生工程”的窝串案,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条举报信息引起的警惕
2009年,福清市发放了渔船燃油补贴。一条举报信息引起了反贪干警的关注:福清市江阴镇一渔民张某利用别人无合法手续的渔船办理相关证件领取渔船燃油补贴。干警们断定渔船燃油补贴背后有“猫腻”。可是,手头上这条简单的线索如何挖掘下去呢?
该院指定专人成立办案组,开始了调查。办案组成员不辞劳苦,在各个乡镇穿梭奔走,与渔民们深入交谈,记下一个个细枝末节。回来后,再将收集来的琐碎线索和渔民们的只言片语进行梳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的摸查后,干警们掌握了油补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经手人员,并掌握了张某向福清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渔船年检工作的关键人员林某行贿3000元的事实。
“渔船燃油补贴发放的程序比较单一,经过的环节也不多,因此渔船冒领补贴的情形应该是比较多的。”案件取得突破后,该院副检察长钟绍杭这样分析。为了扩大战果,反贪干警紧抓敦促立功的策略,感化、敦促被立案的犯罪嫌疑人检举揭发他人的问题;同时安排干警从福清海洋与渔业局调取船籍档案,从中搜寻可疑船只的信息。在前期的调查阶段,干警们已经了解到当时福清市的渔船最大功率只有33kw,而国家油补款的数额是按照船只功率大小来确定的,功率越大,油补款越多,许多冒领补贴的船只大多数会虚报功率。干警们将存在疑点的渔船情况进行整理登记。目标,一个个被锁定,一个个窝串案纷纷浮出水面,该院从中立案7件14人。
拓宽案源渠道 保民生工程
在查处“渔船燃油补贴款”窝串案后,福清市检察院及时总结经验,运用“抓系统、系统抓”的办法,不断拓宽案源渠道,并深挖细查,在保障农民饮水工程方面又取得重大突破。
从2004年起,福建省水利厅开展了“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建设项目。每项工程上级水利部门拨给定额补助款7万元。这一惠农政策的出台得到了乡亲们的广泛欢迎。但有人打起了歪主意。
2006年初,港头镇杭下村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林华美利用分管该镇这项饮水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向村主任林某提议用该村一私人自来水厂骗取饮水工程补助款,并出具虚假内容的手续上报。
2010年初,福清市检察院接到举报线索后,迅速展开调查。发现截至2004年,福清市共有250余个行政村未通自来水,其中有180余个行政村在2004年后领取了“千万农民饮水工程”补助款。这些行政村分布在福清的各个乡镇,查证工作量大,干警们克服重重困难,一一排查。共立案5件15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8万余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福清市检察院将今年定为“服务民生年”,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首先,坚决打击制售伪劣商品、药品、食品等严重侵害群众生产生活的犯罪,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建设等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活动,打击危害民生的犯罪;结合办案,积极开展重点民生工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有针对性地搞好个案预防,主动向党委、政府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对策建议,从制度上推动防范民生工程职务犯罪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注重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举办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妇女等弱势群体的法律咨询活动,发放宣传材料,提供法律咨询,受理控告申诉。
此外,福清市检察院还开展了服务民生系列活动,包括检察长巡访、下访、预约接访、开通民生热线和“控申、民行案件巡回接待车”等,及时受理群众的举报、申诉、控告,接受法律咨询。同时开展民情调查,掌握社情民意,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