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对乡镇检察室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门检察机关审时度势,努力践行“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把法律监督触角延伸到农村基层”,积极探索设置29个检察室(其中台山设置6个),实践的成效证明,设置检察室是服务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为乡镇新兴经济发展服务。改革开放30年来,乡镇经济迅猛发展,传统的小农经济已成历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支柱产业纷纷落户乡镇,乡镇逐渐成为新世纪经济主战场和经济引擎,经济比重和经济地位日益显要。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从过去不计成本、粗放式发展的探索阶段,已进入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阶段,致力发展高质量、低能耗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在这种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检察机关检力下沉,积极为之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规范经济行为,预防和打击破坏乡镇新兴经济发展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使之沿着充满生机活力的方向持续发展。如台山的赤溪铜鼓湾,10年前还是贫穷落后的小渔港,现在已是投资几千亿、有数个特大项目落户的经济重镇和能源基地。我院设立赤溪检察室后,积极探索为经济大项目服务的工作新机制,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处理因经济建设引起的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咸围发包等矛盾纠纷12件,确保乡镇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有利于强化和巩固党在农村基层政权的执政地位。乡镇检察室是检察机关在农村基层的触角和阵地,是党基层政权组织的有力维护者和监督者,检察室通过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和角色优势,参与农村社会的综合治理,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的公平正义,主动为当地党委、政府服务,排忧解难、减轻压力,有效地巩固了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地位。如去年底以来,我院派驻检察室多措齐举、全程跟踪,为我市“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
有利于强化法律监督,弥补法律监督缺位。目前,法律监督最大的需求在乡镇,最薄弱的环节也在乡镇。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乡镇、村干部贪污、挪用集体公款等职务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由部分干部的腐败行为以及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基层部门“不作为”和“乱作为”等所引发的“官民”、“警民”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和疏导,这与乡镇没有设置检察机构,法律监督缺位有莫大关系。检察机关要在广大农村,延伸监督视角、强化法律监督,检察室是最好载体。我院检察室设立以来,共受理3宗自首案件。如去年,赤溪检察室在接访的过程中,了解到田头村村长甘某有挪用集体资金嫌疑,通过干警的法律监督、教育工作,敦促甘某投案自首,及时退清赃款2万多元,有效挽回集体损失。
有利于顺应群众司法需求、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转型期,广大农民群众存在很多的法律困惑和诉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是检察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告状难、群众的诉求得不到有效处理、相关职能部门不正确履行职责伤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早在1953年,为了方便群众诉讼,老一代领导人在江苏沛县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巡回法庭,它是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时至今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群众的司法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法律服务,设立乡镇检察室也是必然的选择。去年,为了贴近、方便群众,我们还在离城区最偏远的深井镇设立检察室。6个派出检察室设立后“半周坐堂半周走访”,深入乡村,走访群众,送法上门,热情接访,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
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当前农村社会关系总体向好,但在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法制环境差距很远。去年,高检院根据中央的决议精神,下发了《检察机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见》,对检察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检察机关积极履行职能为农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由此,乡镇检察室的设立是大势所趋。
作者:广东台山市检察院检察长 何国航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