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礼县检察院检察长杨炳从省院领导手中接过奖牌礼。检摄
礼县地处甘肃省陇南市北部,嘉陵江水系一级支流——西汉水上游。这里因有秦先祖第一陵园而被确认为秦人的发祥地,也有诸葛亮六出祁山光复汉室的祁山古战场。在这片古老神奇而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礼县检察院党组一班人带领全体干警取得了一串串骄人的业绩。2008年以来,礼县检察院连年获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在陇南市检察机关绩效考评中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第一名,是陇南市检察机关唯一一家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的单位,2010年12月荣获“全省先进检察院”称号,2011年2月又获得第四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荣誉称号,今年3月,礼县检察院公诉科又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巾帼文明岗”,礼县检察院在该县县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谱写了一曲曲新时期检察人的壮丽篇章。
以人为本抓管理
2006年底换届后,该院新一届院党组明确提出了“抓队伍,推亮点,创先争优树形象”的奋斗目标,他们始终把建一流班子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来抓。一方面,2008年通过竞争上岗选拔2名中层干部充实该院党组,改善了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激发了班子内部活力。另一方面规范了党组议事、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了岗位职责等多项管理制度,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工作中该院领导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办理各类自侦案件,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为干警做出了表率。同时他们始终坚持“素质立检、人才兴检”战略,三年来共投入教育培训经费40余万元,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环节不放松,在全院营造了全员学习和人人竞争、个个成才的学习氛围,养成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良好风尚。同时大力支持干警参加全国司法考试,为备考干警调整时间、报销学习费用。三年来有4名干警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科技知识的运用上,他们于2009年开展了以网上办案办公为导向的计算机操作培训,45岁以下干警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加快了“人才兴检、科技强检”的步伐。
多措并举保民生
礼县检察院始终把保障民生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们不断强化诉讼监督职能,加大查处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上始终突出“三个优先”的原则。一是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案件,尤其是涉及危害“三农”的案件优先查办;二是对可能引起群体事件,危害社会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优先查办;三是对因救灾、抢险、扶贫等侵害社会弱势群众利益的案件优先查办。“三个优先”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民生,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三年多来该院自侦部门共查处职务犯罪案件36件77人,挽回经济损失460.18万元,平息了5起群体上访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对县水利局原副局长石某滥用职权案、该县运管局原局长翟某滥用职权案、该县新能源管理站原站长王某受贿案等一系列大要案的查处,引起了社会强烈反映,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对“涉农”、“涉灾”职务犯罪案件地查处,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继而他们在礼县29个乡镇和县直单位开展了警示教育,以案释法,三年来受教育人数达8000余人,有效预防了犯罪。
他们在办案中不断总结,建立了案件查处后要求犯罪嫌疑人写一份悔过书、在发案地召开一次案情发布会、向发案单位发一份检察建议、开展一场以案说法的警示教育、进行一次案后回顾考察、设立一套预防档案等“六个一”的个案预防制度,真正达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稳定一方的预防效果。该做法不仅得到了省市检察院的充分肯定,也被一些兄弟县区检察院借鉴和推广。
在诉讼监督上,2008年以来,该院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7件10人,监督撤案25件28人,抗诉1件1人,督办公益案件35件,有力地维护了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树立了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
创新机制促和谐
办案实践中,礼县检察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寻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途径新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在对邻里之间因琐事引发的轻伤害案件的处理上,为了最大限度的促进和谐,该院创立了《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制度》。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安、司法、受害人和发案地基层组织人员共同听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最后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是否起诉。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促进和谐的目的。
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历来是一大难题。2008年该县看守所发生的在押嫌疑人何某被同监室人员殴打体罚致死一案。该县看守所原所长及当班民警被该院以玩忽职守罪立案查处,残酷的现实和沉痛的教训触动了检察官的神经。为了鼓励在押人员遵守监规,该院深入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与公安、法院共同建立了《在押人犯现实表现考核考评制度》作为法院量刑的参考,有效遏制了在押人员重新犯罪,促进了看守所的正规化管理。办案机制的不断创新,为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育检树形象
礼县检察院党组一班人非常重视检察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机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几年来,该院班子团结务实、队伍高效廉洁、工作业绩优秀、社会形象良好,被陇南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3月,陇南市委、市政府又将该院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他们又提出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奋斗目标。
该院大力弘扬检察文化,三年多来,该院干警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调研文章20余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和媒体发表宣传稿件160余篇,发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50余篇,不仅提升了检察干警文化素养,也提高了检察机关的知名度。2010年,邀请该县书画名人开展了文化交流,如今,用一副副书画作品装扮的办公大楼,到处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危难时刻见真情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礼县检察院及时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分队,奔赴重灾区参加抢险救灾,并在甘肃省检察机关中率先向相关部门发出《关于对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工作进行职务犯罪预防的决定》,并派出精兵强将深入重灾乡镇走村入户,检查监督救灾款物的发放情况。以实际行动服务抗震救灾工作大局。舟曲洪灾、礼县“8.12”暴洪灾害发生后,他们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人员抢险救灾,多方筹措资金全力帮助受灾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检察官的铮铮誓言。该院全体干警三年共为灾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达6万余元,多方筹措资金10万余元,倾心倾力帮助受灾群众共度难关,大力支持灾后重建,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该院党组一班人和全体干警的不懈努力,使得礼县检察院迎来了丰硕的回报,该院领导班子连续四年被县委评为“好班子”,反贪局被甘肃省检察院记集体二等功2次,8人(次)被省、市院记功表彰,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在陇南市检察机关业务考核中荣获第一名,在甘肃省检察机关绩效考评中,2009年有3项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10年有7项工作跨入全省先进之列,2010年12月被甘肃省检察院评为全省先进检察院,2011年2月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第四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控申科被甘肃省检察院评为“文明接待室”,公诉科相继被甘肃省妇联、全国妇联命名为“巾帼示范岗”,创先争优活动初见成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礼县检察院站在新的起点上,将会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