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的基石,是全面开展检察工作的“桥头堡”。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创基层检察工作新局面,我院在上级检察院和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即坚持开展文化育检活动,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规范作用,精心塑造和大力弘扬“四型”文化育检,推动全院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升检察事业发展软实力,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和社会效益。
搭建廉政型文化平台,廉洁执法促公正。近年来,我院以多种形式搭建廉政型文化育检平台。一是以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作为搭建廉政型文化育检平台的着眼点,坚持把强化自身监督制约放到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按照比监督别人更严的标准来监督自己。二是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打造“检察文化精品走廊”,在办公楼每层楼的走廊里书写和悬挂相关励志名言和格言警句,营造公正执法、廉洁从检的文化氛围。三是与严格执行上级党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积极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强化纪检监察同步监督。四是深入排查和剖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和不廉洁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警示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廉洁从检教育,发挥局域网络、短信平台的宣传作用,弘扬廉政文化,引导全体干警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
搭建服务型文化平台,加强监督保民生。我院在搭建服务型文化育检平台活动中,首先以开展“群众工作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干警服务群众意识,教育干警树立正确宗旨观,树立主动服务、重点服务、全面服务的理念,扎实做好保障民生、服务群众工作。其次是根植“执法办案就是服务”的文化理念,依法查办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突出打击涉农职务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毒品犯罪等影响民生、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案件,做民生民利的保障者。第三是进一步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引导检察人员充分认识检察工作的人民性,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开展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再教育,强化群众服务意识,明确“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加强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培训,增强做好特殊状态下疏导群众情绪、处理群众诉求的能力。
搭建创新型文化平台,管理创新出效能。在搭建创新型文化育检平台活动中,我院首先确立了“在实践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的工作思路。鼓励全体干警动脑子、出点子,形成“实践,创新,再实践,再创新”的局面。其次是大胆创新,率先在全市检察系统推行“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办理”制度,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率先在全市推行预防职务犯罪联络员制度,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结合。第三是拓展检察空间,进一步主动稳妥地延伸检察工作的链条和触角,出台涉检舆情应对处置和网络评论员管理规定,切实增强检察干警准确分析研判社会矛盾风险与舆情的能力,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管理,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社会帮教工作,实行与社会帮教组织协作,强化检察机关社会管理职能。
搭建学习型文化平台,队伍建设强素质。一是以“创先进集体、争优秀个人”为目标,坚持创新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打造干警积极向上的创优意识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二是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大力开展练、学、用相结合的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突出“好学、会学、勤学”的学习氛围,以学习促进干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执法素养,推动优秀人才大量涌现,解决基层检察官断档、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三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终身培训,不断提高检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执法办案水平,提高基层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水平。四是搭建创先争优的平台,组织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激发广大干警掀起“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热情,促使队伍逐步形成“忠诚敬业、务实创新、廉洁和谐、规范高效、团结争先”的检察精神。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