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白沙县检察派驻七坊检察室成立两年来,在化解辖区农村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协助查办涉农案件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省检察院评为先进集体。今年4月,白沙县委书记严正在该县检察院一份《不断强化教育基地功能,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调研报告上批示:七坊检察室两个教育基地的建设,有效促进了我县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县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王大辉批示:这是一件创新性的检察室工作,宣传部要跟踪,取得成效应进行及时宣传报道。
设立“两个”基地的由来
白沙县是海南一个山区国贫县,享受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补助(资金)种类多、数额大,如何确保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到老百姓手中,发放到真正享受补助的群众手中,这就需要确保农村基层干部的公正和廉洁。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发包过程中基层干部的腐败问题时有发生。据统计,该县2008年以来,在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农村基层干部犯罪的比例占80%以上,由此引发群众集体上访等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增多,严重影响了党群、政群关系,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青少年犯罪是影响该县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据统计,该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全县刑事罪案30%以上,其中不乏一些影响重大的故意伤害、抢劫等恶性案件,成为严重影响该县社会稳定的源头性问题。
鉴于此,白沙县检察院依托派驻七坊检察室设立了“两个”教育基地,即农村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目的是建立长效预防教育机制。以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七坊检察室以两个教育基地作为开展普法教育和警示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普法教育周(月)活动,定期向青少年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搭建青少年维权平台,建立健全青少年维权岗,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定期向村干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和法制宣传教育,建立长效预防机制,实现预防警示教育常态化。
警钟长鸣促廉政
干警们在走访中发现,辖区的邦溪镇邦溪村村委会由于长期村务、财务不公开,引起村民意见纷纷,并向检察室干警举报该村委会原副书记贪污青苗补偿款一案。该案经检察室调查后,证实该地块上的青苗是由村委会负责处理,与承包户无关,承包户在承包时并没有支付过青苗补偿款,但该事件由于村委会不及时公开引起众多村民误解,认为村委会已取得青苗补偿款,被村委会副书记李某侵吞了。该案查实后,从中发现村委会存在村务财务管理混乱及不公开透明等问题,检察室针对以上问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加强管理,按季度公开村务、财务。
七坊检察室设置“农村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后,开展全县新上任“两委”村干部“基层党建与社会综治专题培训”,通过上警示教育课、播放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让村干部直观受到教育。迄今,已有包括邦溪村委会在内的11个村委会按季度公开村务、财务,接受村民监督,有效杜绝村官职务犯罪发生。邦溪村委会在“整村推进”工程中还主动邀请检察室全程介入监督,确保了工程优质、干部清白、资金安全,此举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检察干警组织开展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专项督查。对辖区7个乡镇46个村委会开展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专项督查。督促7个村委会完善财务制度,按季度及时公开村务、财务,帮助村委会建立村务、财务公开栏2个,发出书面检察建议2份,有力推动“村务规范管理”,提高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水平。
普法教育进校园
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白沙县一些中小学还没有开设法律课程,中小学的常态法制教育是一片空白,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青少年的兴趣爱好,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社会实践及举办普法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同时,充分利用七坊检察室“三农书屋”资源平台,根据青少年对事物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等,购置、编辑适合青少年接受的普法图书、画册、视频资料等供青少年阅读学习。建立起针对性强、内容齐全完备的青少年普法宣传资料室。
在此基础上,在新学期开学之初,组织了“普法大讲堂”进校园活动。至今“普法大讲堂”已在七坊职业中学、卫星学校、七坊中心校等5所学校开展了讲座,数千名小学初中师生聆听了普法讲座,为学生学法、用法、守法、护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