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干警进万村”是义马市检察院今年公开向社会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图为该院检察长水宝泉(左二)帮助村民调解邻里纠纷。郭新标摄
只有49名干警的河南省义马市检察院,是全国基层检察院中比较小的一个,也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最小的检察院。然而,小院亦有大作为。
全国反贪污贿赂工作先进集体、国家一级规范化驻所检察室、河南省文明单位、三门峡市先进检察院……3年来的140余项荣誉,彰显着这支队伍的靓丽。
班子建设:团结就是力量
2007年4月3日,水宝泉被调任义马市检察院检察长,挑起了“小院”的重担。从1987年部队转业到三门峡检察院,已在检察战线工作了20个年头的他,又来到新的检察院,深知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更多的挑战与压力。
上任伊始,水宝泉就面临经费短缺、装备落后、干警思想不稳,检察工作落后等诸多棘手问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搬掉这些日积月累的“拦路石”呢?
水宝泉认为,团结的领导班子和坚不可摧的凝聚力,才是一个队伍奋勇向前的最大动力。在第一个党组会上,水宝泉就提出了:打造一个“钢班子”,带出一个“铁队伍”的目标。
“不断加强学习,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纪律,发挥表率作用,搞好工作配合,增进相互团结,加强监督制约。”该院党委班子决定,从7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该院党委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带头办案、带头调查研究,做好表率,以此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促进队伍建设的进步,促进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
在班子建设上,他们坚持每月2次学习;坚持每半年开1次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沟通,增进团结;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工作合力,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班子成员轮流值周制度,增强大局观念和工作责任心,强化管理。
由于班子成员拧成了一股绳,很快该院形成了“团结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为搞好队伍建设,促进检察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办出铁案:创新创优创精品
抓班子、抓队伍建设是打基础,基础夯实后,该院将“办大案、办精品案”放在了第一位。
2007年初夏的一天,该院反贪局收到一封看似平常的举报信。信上写道:“……举报某国有煤矿采煤队队长张某伙同办事员陈某长期采用虚列、套取10余个不上班职工的工资几十万元,请求检察机关严查贪污犯。”反贪局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线索,立即将此事上报给水宝泉。水宝泉立即指定职能部门制订初查方案,进行调查。
两天后,初查人员传来信息:举报信反映属实。那么,这部分矿工的工资奖金到哪儿去了?这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在听取初查人员的汇报汇总后,水宝泉果断决定,对此案展开立案侦查。
然而,侦查工作刚开始就遇到阻力。犯罪嫌疑人张某身居队长一职达十多年,带领全队创造了数个安全生产的新纪录,还被省里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而且,此人社会关系复杂。案发后,他立即托人疏通关系,请客送礼,甚至电话威胁等等。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水宝泉镇定自若,要求办案人员“锁定”一切证据,把此案办成“铁案”。
经过近一个月的缜密侦查,一起涉嫌虚列、套取职工工资的特大贪污案渐渐浮出水面。该院的侦查工作特别扎实,搜集证据客观全面,案件卷宗高达1米。在铁的证据面前,张某、陈某二人终于认罪服法。据查,其二人采取虚造工资、奖金表的方式,先后虚列套取职工工资、奖金共计60余万元。
当判决宣布的那一刻,水宝泉终于松了一口气。没有人知道,为了查办此案,一个月来,他和承办此案的干警连一个囫囵觉都没有睡过,从制订侦查方案,调整办案思路,到组织案情分析,审讯犯罪嫌疑人,每一环节他都要详细部署,周密安排,以确保万无一失。一个月下来,水宝泉整整瘦了一圈。
此案的成功告破,净化了义马市的企业发展环境,得到了当地各界群众的肯定。
诸如此类的案件很多,这都是该院开展“创新创优创精品”活动的突出成果。该院反贪干警以精益求精、创精品工程的态度,认真开展每项工作,认真办理每起案件,检察工作质量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短短3年来,该院多项创新项目入选三门峡市检察院“十大精品”工作。
此外,该院注重干警办公设备的建设,将办公电脑全面更新换代,24小时开放电子阅览室,为全员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出台司法考试奖励政策等一系列文化激励机制,将全院干警送上了提升素质的高速车。
2010年,该院有3名干警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1名干警获得法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全院本科以上学历干警达98%,国家等级计算机考试通过率达100%。
关注民生:从思想深处“帮扶”
关注民生,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式的“帮扶秀”。该院认为,帮扶,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农民的思想,实现思想上的“脱贫”。
马庄村位于义马市东部,是一个不足300户的偏僻山村,土地稀薄、道路不通,山穷、水穷、人更穷。在与马庄村结成对子后,义马市检察院的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只是单纯的捐款,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还有可能引起村人的依赖思想。
经过慎重考虑,他们转变帮扶思路变“授鱼”为“授渔”,化“扶贫”为“富脑”,为村民送去知识、科技和信息。该院为马庄村捐助科普类、农业技术类图书1200余册,农业技术项目10多项,电脑数台,架起互联网,帮助该村建起“农民夜校”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站”。许多村民都学会了一技之长,农忙之余种菜的种菜,养鸡的养鸡……一时间,马庄村的新农村经济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
针对马庄村山高路远,道路建设滞后,村民出行不便的现状,该院经过协调帮助该村对连接外界的数公里公路进行了扩宽、修整。而修路很快引来了新的商机,2007年,义马市在马庄村附近成立了产业聚集区。“是检察院给我们引来了金凤凰,等产业聚集区完工了。我打算在路边开个‘农家乐’呢!”该村村民李志国说。
义马市检察院获节能减排优秀单位
本报讯(李刚 李红光) 在日前召开的义马市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该院被表彰为全市节能减排优秀工作单位,2名干警被评为先进个人。
近年来,围绕“低碳办公、节能减排”这一主题,义马市检察院采取多项举措:强化引导教育,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知识和绿色环保理念;倡导办公无纸化;能源消耗统计监督到位。
截至今年3月底,该院耗电量、耗水量同比下降10%,办公耗材、车辆燃油费及维修费同比下降20%。
“十个一”成才搭为建干平警台
本报讯(杜恩 刘华) 为在全院营造一个“人人学习知识、个个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义马市检察院在干警中大力开展 “十个一”文化活动,收获成效。
这“十个一”为:看一部好电影、读一篇好文章、撰写一篇好调研、读一本好书、开一次交流会、写好一篇书评、举行一次朗读比赛、当好一次老师、评选一名好读者、搞一次成果展。
此外,该院以“百警讲坛”、“百讲论坛”、“百警书评”、“百警论剑”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着力为干警搭建一个会讲能论、精评善辩、纳谏争星的平台。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