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检察专题>>检察日报创刊20周年>>河南

水宝泉:三道"安全阀"化解涉农信访

时间:2011-09-01 16:52:00  作者: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河南省义马市检察院检察长 水宝泉

    随着义马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中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尤其是涉农信访工作,便成为基层院检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我院调整信访工作思路,设立“源头治理涉农信访、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文化下乡消访”三道安全阀,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大量涉农信访案事件,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第一道安全阀是探索“源头治理涉农信访”机制。我院干警人数不足50名,而控申科干警仅3人,妥善化解涉农信访纠纷成为一道难题。为此,我院打破传统信访工作思路,破除控申部门“独家职责”的观念,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推行“案件风险评估制度”,业务部门每办理一起案件都要进行此项评估,从源头上预防信访案件的发生。

  与此同时,我院还坚持“检察长接待日”、“预约接待”等制度,坚持首办责任制,对来访群众热情接待,对反映的问题迅速落实并及时反馈。我院还开展“检察干警与困难群众帮扶”和“检察干警进万村”活动,要求每名检察干警帮扶一个行政村或居委会,每月至少到帮扶点走访一次,变“群众上访”为“干警下访”,并聘请联络员,及时了解群众困难,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形成良性的信访工作局面。我院连续8年未发生涉检上访案件。

  “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是我院的第二道化解涉农信访“安全阀”。这一机制的启动,有效解除了困难受害群众的后顾之忧。

  为了帮助更多的刑事被害人及其家属解决生活难题,我院一方面通过民事行政检察途径,对数起刑事案件及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大限度地为被害人争取经济赔偿;同时通过财政拨付、干警集资以及社会捐助等形式,筹集资金20多万元,设立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对涉及到的农村刑事被害人实行“优先审查、优先审批、优先支付”的救助机制,有效解除了被害人的后顾之忧,减少了社会对立情绪,化解了矛盾纠纷。

  “文化下乡消访”是我院的第三道“安全阀”,该项工作的开展,丰富和提升了涉农信访工作的内涵。为消除农村“黄、赌、毒”及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我院开展“文化下乡”和“与农村精神文明共建”活动,与贫困落后村结成帮扶对子,先后为该村送去养殖、种植书籍200余册,普法教育丛书300余册,购置了电脑、桌椅,开通了互联网,建成了农民夜校……这一切,为农村科学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zywyhp]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