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服务站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图为前来咨询的居民与检察官
场景一:“您好,这里是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民生服务热线……”周六,该院民生服务中心值班室内电话铃声甫一响起,立刻就有驻守的值班干警进行接听。对方要咨询的是一起劳动合同纠纷的管辖问题,干警一边听一边做好记录,同时耐心进行解释。
场景二:一大早,该院钱桥检察室干警就把当天的报纸整理妥帖,更新门口的阅报栏。不一会儿,就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检察室门口驻足,浏览阅报栏内的《检察日报》、《江苏法制报》、《无锡日报》等,其中几位每天都来看报的老乡邻还和干警拉起了家常,检民交流的场景于平和中涌动着温馨。
上述场景,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检察服务民生网络”日常运作的一些镜头。自2008年起,该院围绕“民生”二字做文章,在全省率先构建加强检民联系、化解矛盾纠纷的民生服务站。三年多来,该院服务民生的工作格局不断升级强化,形成了由3个乡镇检察室、14个民生服务站、109名检务联络员构成的覆盖整个城乡的三级网络。2011年,该院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检察院”,作为履职亮点的检察服务民生网络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一个突破——由点到面,跨越发展
无锡市惠山区辖区多为农村,部分地区交通不便,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能及时反馈。为突破检察职能向农村延伸的“瓶颈”,该院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检察服务民生网络建设,不断拓展履行检察职能的深度和广度。
一是创新思路,补齐“短板”。2008年4月,该院提出了构建遍布惠山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居委的检察服务民生网络的设想,通过这一载体补齐检察工作的“基层短板”。当年8月18日,该院隆重举行了民生服务站授牌仪式,14个民生服务站在全区7个乡镇、街道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正式挂牌成立。
二是强势推进,带动发展。2009年,根据上级检察机关延伸检察触角、建设乡镇检察室的工作部署,该院在汲取民生服务站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周密的筹备,恢复重建了洛社检察室,增设钱桥、前洲两个检察室,同时将现有民生服务站按所在地划归各个乡镇检察室管辖,形成了乡镇检察室为统领、民生服务站为基点的综合服务平台,使民生服务站管理更加规范、机制更加灵活、履职更加高效。
三是格局完善,日臻成熟。2010年以来,该院进一步拓展民生服务平台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在没有设立民生服务站的村和社区,逐步聘请一批熟悉住所地社情民意、善于调解纠纷、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担任检务联络员,人数总计109名(含民生服务站站长),为继续强化服务民生工作,今年3月,该院选派2名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担任乡镇检察室负责人,选调3名具有硕士学历、综合素质高的青年干警至检察室工作,完成了检察服务民生网络的重大“升级”。
两个提升——横纵有序,夯实基础
三年来,民生服务站、乡镇检察室、检务联络员三者间的工作联系日趋紧密、协同配合日益加强、服务能力日益提升。
纵向:精细化管理带来“共振效应”。在洛社检察室墙上,挂着一幅标明各民生服务站和检务联络员所在位置的辖区地图。
为提高效能,检察室与民生服务站和检务联络员之间形成了热线联络方式、每周固定反馈社情民意的“民情日记”制度、定期不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面对危机情况的整套应急机制等,使检察服务民生网络各个节点之间联系更为紧密、通信更为畅通、情况处置更为及时。
横向:“借力”智慧打开履职天地。“检察服务民生网络之所以能取得成绩,很重要的一点是借力。通过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代表委员和群众以及基层派出所、派出法庭的支持,营造了处理信访、参与综治、化解矛盾的履职环境。”该院检察长徐盛希表示。
他们的做法是:与地方党委政府建立情况通报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助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无毒社区"等创建活动;利用村、社区的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宣传栏,向群众发放检察服务民生网络的宣传手册和调查问卷;邀请省、市、区代表委员分别前往检察室、民生服务站视察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扎根基层,“借力”社会,确保民生网络顺畅运行。
三大成效——创新机制,构建和谐
该院发挥检察服务民生网络的优势充分履职,将网络构建成了强化履职效果的监督网、沟通社情民意的传感网、维护基层稳定的和谐网,确保了服务民生的力度、质量、效率和效果。
强化履职效果的监督网。从群众最关心或反映最强烈的举报入手,广泛收集摸排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线索,以实际行动强化反腐倡廉的效果。2010年初,该院通过民生服务站受理了一起举报线索,群众反映某村村委几名干部在发放耕地置换补偿金时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数额巨大。通过缜密细致的排查,该院组织检察室干警迅速固定证据,成功查处了这起涉案人数较多、金额达12万元的贪污受贿案件。当年8月,本案主犯钱某因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财产五万元。
沟通社情民意的传感网。“检察院的宣传桌就放在检察室门口,抬头就能看见检察官,真的很方便。”2010年12月8日,在前洲检察室法治宣传现场,一位前来咨询的老大爷拿着崭新的检务公开手册,向检察官竖起了大拇指。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干警们开动脑筋想足办法,或走访乡镇站所、厂矿企业公开讲课,或深入社区与百姓闲话家常,了解社情民意。目前,该院已开展大型举报宣传活动和法律服务活动50余次,散发各类宣传资料6500余份,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243次。
维护基层稳定的和谐网。2011年3月,在前洲检察室的协调下,外来种植户路某的大棚里用上了和当地种植户一样的平价电,他和前洲某村村委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得以化解。“原来我一直想不通,为啥一根电线上走的电我要比人家多付电费?经过检察官的协调,我家也用上平价电了。”路某高兴地说。该院通过服务网络积极协调、妥善处理矛盾纠纷220余起,群众满意率100%。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