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呈现日趋复杂化、隐蔽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跨地区犯罪案件明显增加,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相互交织。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积极转变观念,从偏重于强攻硬取打疲劳战转变为运用谋略和科技手段获取口供,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
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年底建成了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第一个心理测试室,培训心理测试人员6人。目前,已测试26人次,排除嫌疑人3名,认定嫌疑人21名,突破嫌疑人16名。例如:在侦查某法院法官枉法裁判及受贿案时,两名法官在被讯问过程中,始终不承认受贿事实,院领导决定利用测谎技术对该案进行突破。测谎人员接到任务后,经认真调查和分析案情,及时对涉案的两名法官进行了测试。测试中,两名法官最初不承认受贿的犯罪事实,经过心理谈话和几轮测试后,测试人员告知其有明显说谎反应,两名法官的心理防线开始松动。这时,测谎人员将测试结果和被测人的反应告诉办案人员,并建议利用测谎结论对两名犯罪嫌疑人立即进行讯问。经讯问,两名法官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供述了受贿的犯罪事实。
现代测谎技术是根据所要调查的问题或案件,事先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编好一系列问题,之后将这些问题逐一向被测人提问,要求被测人只回答一个字“是”或“不”,或者缄默。如果被测人对所问的问题“知道”或者“做过”,就回答“是”;反之则回答“不”,不用作其他任何解释。所问的每个问题对被测人心理都是一个刺激,从而通过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触发他的生理反应,引起被测人皮肤电、呼吸、脉搏、血压、脑电波、瞳孔等一系列生理参数变化。用电子仪器以图谱的形式记录这些生理参数变化,然后分析这些生理参数变化图谱,就可以判断被测人回答所问问题时的心理状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诚实”还是“说谎”。综合这些问题的分析,就可以判断被测人对于所调查的问题或者案件是无关还是相关。
现代测谎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可以迅速确定侦查方向;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增强办案人突破案件的信心;排除与案件无关的人员,提高办案效率。在刑事和民事检察工作中,可以甄别证据的真伪。虽然测谎结论目前还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使用,但在案件侦查中的作用却不可小视,随着在办案中对该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测谎技术在各项检察工作中一定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武征)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