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检察院紧紧围绕“民生检察、阳光检察、活力检察、素质检察、数字检察”,以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专业型”检察院为目标,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赢得各界普遍赞誉。
释法明理力化干戈
“谢谢检察官,我们不再上访了,一心一意过日子。”2009年4月3日,家住张易镇的赵某紧紧握住办案干警的手激动地说。原来,2008年底,赵某不服该院对犯罪嫌疑人王某作出的不捕决定,认为其丈夫的死亡系王某所致,先后与家人多次来原州区和固原市检察院上访。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王某对被害人的死亡没有故意和过失行为,其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不认为是犯罪,决定不批捕。
对赵某所反映的问题该院领导高度重视,热情接待并认真听其倾诉。检察长马占明也多次到双方当事人家中,耐心讲明案件事实及法律政策,还就公安机关的鉴定结论请教资深的法医专家。最终,王某同意给赵某4.5万元作为补偿。该院又与张易镇政府协商为赵某解决了5000元救助款,当事双方达成和解。
据了解,3年来该院共受理群众举报、控告申诉等涉检信访366件(次),其中来信160件,接待群众来访346人次,检察长接待100人次,下访巡访接待23人次,办理刑事赔偿案件6件,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案件10件,尽力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首办环节,消灭在萌芽状态。该院控申工作得到了上级检察机关的充分肯定,相继被自治区院和高检院分别授予“全区文明接待室”和“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原州区检察院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检察工作突破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该院紧紧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法律监督作用这一核心主题做文章,从队伍建设、业务建设、机制建设、形象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入手,从成立督查室、创新干部队伍管理模式、整合人才,到出台量刑建议、规范退回补充侦查,再到邀请民族宗教人士参与涉检涉诉案件息诉罢访等,启用全市第一辆巡回检察工作专用车,创编宁夏首份预防职务犯罪手机报等。2008年以来,共有15项创新工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充分肯定,并作为先进典型推广。创新给原州区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有9起案件分别被固原市检察院和自治区检察院评为精品案件,3次受到固原市委政府、4次受到原州区区委、政府的表彰。2008年至今连续三年在原州区委政府工作目标综合考核中被评为先进集体。2010年在全市检察工作考核中又获两个一等奖和一个第一名的佳绩。
巡回检察 服务民生
检察工作只有走近群众,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围绕民生开展工作,“接地气”、“找水源”,才能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2008年,根据自治区院的统一安排,率先开展了 “关注民生、走近群众”活动,在原州区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17个检察工作便民服务联络站,开展巡回检察工作。2009年,该院又制定了《原州区人民检察院推行巡回检察制度的实施意见》,抽调34名干警组建由院领导任组长的巡回检察组,新增设了六盘山热电厂、盐化工业园区等7个巡回检察工作组,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至厂区、矿区等职务犯罪多发行业和领域。
3年来,该院共开展巡回检察342次,受理解决民事申诉案件19件,化解矛盾纠纷7起,散发“检察明白卡”和宣传资料2.6万余份,法律咨询232次。仅2010年,就在巡回检察中受理举报职务犯罪线索4件,占全部举报线索的27%。还为清水河工业园区处理了一起危害企业生产安全用电问题,防止了事故的发生,受到民营企业的好评。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