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长接访
三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检察院以打造“六个检察”为载体,关注民生,服务大局,成效显著,继去年被评为全市先进检察院后,今年又荣获全区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文明接待室,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该院三年连上三个台阶的奥秘是什么?
关注民生狠抓办案
“要不是你们及时发现,我们的血汗钱恐怕打水漂了!”2010年2月2日,当永宁县102位农民从检察官手中接过8.4万元欠款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2009年3月,永宁县检察院在查办一起职务犯罪案件时,发现一名涉案乡镇干部在负责当地某项工程建设中,将102位农民8.4万元的取土补偿费和劳务费从财务报支,拖了很久也没发下去。检察长王殿宏敏感地意识到,若不及时将钱发还当事人,群众利益将受到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必将受到影响,还有可能引发集体上访等不稳定因素。该院遂及时将此款全额发还给农民。
永宁县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主动将案件重点向民生领域延伸,下大力气查办侵害群众利益、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职务犯罪案件。据统计,近三来,共查处贪污贿赂案件26件36人,渎职侵权案件4件6人,其中大多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及涉农职务犯罪,挽回经济损失150万余元。办案过程中,该院还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40余场次,教育干部1.2万余人次,为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作出了积极努力。特别是查处一起乡镇干部受贿窝案后,该院及时开展了警示教育,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不到一周就有9名乡镇干部投案自首。
督促起诉收回国资5300万元
当前,一些企业占有土地搞开发,赚得“盆满钵满”,却恶意拖欠土地出让金,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2010以来,永宁县检察院找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积极探索民事督促起诉工作保护国有资产的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院对近年来全县国有土地出让情况调查摸底后发现,共16家开发商拖欠土地出让金累计超过1.6亿元,国有资产面临流失危险。该院及时发出催缴通知书16份、检察建议2份,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土地出让管理监督工作机制,加大催缴力度,共追缴土地出让金5300余万元,约占拖欠总额的三分之一。
“老王热线”解疑释惑
在永宁县检察院,有一条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老王热线”,接线员是该院原副检察长王建国。无论是青少年早恋、网瘾问题,还是企业用工纠纷、农民工维权,只要和群众利益有关的事儿,王检事事关心,以案说法,解疑释惑。大胆探索了一条检察机关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据统计,“老王热线”开通以来,已受理青少年、企业职工、农民工电话咨询和来访500余人(次)。
充满活力的检察队伍
以“开放日”活动为契机,深化检务公开,打造“阳光检察”。该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检民联络员、律师、记者等社会各界代表到检察院实地观摩,并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接受监督,促进公正执法。
以“学习周”为起点,打造“素质检察。将春节和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星期确定为“学习周”,举办网上办公办案和法律文书、公文写作培训,并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业务讲座,提高干警实战技能。目前,全院本科学历以上的干警占88%,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走在全区前列。
以“文化月”为平台,推进“活力检察”。将5月和10月确定为“文化月”,通过开辟电子阅览室、充实图书室书刊、建立荣誉室和党员活动室、组织检察官乐队、悬挂廉政书画作品,举办运动会、爬山比赛等活动,丰富干警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以“质量年”为载体,狠抓办案质量,创建“民生检察”“满意检察”。不断深化“亲民检察”工作理念,开展亲民爱民系列活动,做到人民检察为人民;通过实行案件评查制度、“一把手”亲自办案、重大疑难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等方法,案件质量明显提高,批捕、起诉案件准确率达到100%,贪污贿赂案件起诉率达到80%,有罪判决率达100%。
“五本”治院再创佳绩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检察院检察长 王殿宏
近三年,我院先后被评为全市、全区先进检察院、全国文明接待室,取得了建院以来的最佳成绩。在“十二五”时期,将坚持“五本”治院,争当“五个表率”,提高五种能力,打造“七个检察”,争创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以人为本,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表率,提高创新思维、宏观决策、统揽全局的能力。自觉做到“五个不落后”:想法不落后,干法不落后,管理不落后,成效不落后,形象不落后。在工作思路上、在工作措施上、在工作作风上、在为民谋利上都应当实实在在。每位检察干警,都要脚踏实地,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谋其责、在其岗谋其事,对已经确定的目标,要狠抓落实,不断推进,直到成功;都要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在实干中统一思想、推进工作、解决问题。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管好人;加强内部监督和制约,管住人;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办案流程管理模式,管好案;达到零缺点、零漏洞、零隐患、零差错、零失误、零浪费、零危害等“七个零”的终极目标。
二、坚持以理为本,做勤奋学习、拼搏进取的表率,磨砺素质,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切实把思路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措施上来。同时要奋勇向前、敢于拼搏、知难而进。用坚忍不拔的精神挑战困难,实现发展。
三、坚持以民为本,做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表率,提高办事办案能力。每一个检察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亲民、爱民、为民、利民、便民、护民,自觉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贴近群众,方法上贴近群众;牢记党的宗旨,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深化“检务公开”,让更多群众更深入了解检察机关;真正做到“忠诚、公正、清廉、文明”,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检察干警的工作能力分为办事能力和办案能力,前者主要体现在创新管理、办文办会、调查研究、组织协调等能力,后者主要体现在突破案件、出庭公诉、化解纠纷、预防犯罪、监督执法等能力。
四、坚持以优为本,做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的表率,提高组织协调、创先争优的能力。更新理念,创新工作。及时树立司法新理念,摒弃错位的执法旧观念,要确立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民刑并举、程序实体并重、检察监督得力、平等保护、和谐民生等“七种”司法新理念,执行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五、坚持以廉为本,做爱检敬业、廉洁自律的表率,强化检察职业道德建设,提高防范自控能力。树立清廉形象,就要念好“清、慎、勤”这个“三字经”,事事清醒、处处谨慎、时时勤奋。我们每一位检察官都要慎用、用好、用正这来自于人民的权力,依靠良心、人格、品行来支撑事业,自律、自重、自省、自警,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为民。
六、以打造“七个检察”为载体,推动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以“开放日”为平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检察院、了解检察院、支持检察院、监督检察院,打造“阳光检察”;开展“学习周”活动,拉开“学理论、比水平,学业务、比办案”的序幕,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打造“素质检察”;坚持科技强检,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无纸化办公办案,打造“数字检察”;不断探索检察工作新机制,抓好制度落实,开展“文化月”活动,充实“文化育检”内涵,提高检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水平,打造“活力检察”;突出自身特色,发挥“老王热线”品牌效应,主动服务基层、服务百姓,探索社会管理新途径,打造“民生检察”;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打造“文明检察”;坚持队伍、业务、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开展“质量年”活动,进一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和案件质量,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公正廉洁执法,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打造“满意检察”。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