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賨人故里”渠县,是镶嵌在渠江河畔的一颗明珠,素有“汉阙之乡”、“黄花之乡”之美誉。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底蕴,铸就这方人杰地灵。巴山渠水,见证了渠县检察院一路奋进历程,也见证了渠县检察院一路辉煌荣誉: 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整体工作居达州市检察系统首位,成为达州检察工作的排头兵。2008年、2010年,两次被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2011年2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该院坚定不移地把检察工作与服务大局融为一体,围绕渠县发展定位,出台立足检察职能服务全县“四大目标”的意见,着力提供优质高效检察服务,连续三年被县委评为“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称号。
从渠县农业人口超百万的县情出发,该院把严厉查办涉农职务犯罪作为保障民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2007年以来,立案侦查损害农民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60件,占职务犯罪立案总数的70%,被四川省检察院记集体一等功。查办的工商银行渠县支行客户经理串通部分乡镇、村组干部挪用征地补偿款1200余万元案,主犯彭虹喻被判处无期徒刑。此案是该院查办的案值最大、处刑最高的职务犯罪案件。该院坚持办案与维稳同步,将追缴的460万元赃款和协调紧急筹集的800万元及时予以兑付村民,避免了一起可能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主动服务重大发展项目是该院服务大局的又一切入点,先后监督重大工程招投标15起,提出意见和建议12条。
该院善于在法律监督中发现管理漏洞,提出预警防范措施。提出的“征地补偿资金由财政统一管理”等5项建议得到县政府采纳;撰写的《“新农合”运行中职务犯罪多发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文,经县委书记邓瑜华批示,催生了该县对“新农合”集中整治行动。2010年7月,渠县发生历史上特大洪灾后,该院同步跟进、同步监督、同步预防,与13个涉灾工作重点部门和重灾乡镇签订了“共同预防职务犯罪协议书”,协助建立涉灾款物和项目资金管理方案15份,帮助完善灾后重建职务犯罪预防措施20条,并定期回访督促落实,有力推动了抗洪救灾和恢复重建顺利开展。
在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中建一流队伍
以党组书记、检察长向可成为班长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带领干警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扭转了该院工作多年低谷状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反思与总结,院党组深刻认识到,检察事业发展需要精神共识和文化滋养。该院把提炼出的“和谐共事,激情工作,敢为人先,勇争一流”定位为渠县检察院精神,并经过延伸、扩展,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文化、制度文化、廉政文化、创新文化和文娱文化。
群雁高飞头雁领。他们紧紧抓住班子建设这个龙头不放松,院党组一班人坚持理论学习提高领导能力,坚持民主议事提升决策水平,坚持互信互帮形成整体合力,坚持以德治检增强示范效应,赢得了干警的信任和拥戴。院党组两度被县委评为“四好领导班子”。
始终坚持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检务保障能力建设一起抓。该院推出了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暖心工程”:“四个延伸”和“五个必谈”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推行了精细目标管理、动态过程控制及创新激励新方法,推进了从严治检和从优待检有机结合新进程。2007年以来,该院投入500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和办公办案设施升级,提高执法办案的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每年投入20余万元实施“人才强检”和“素质提升”工程。四年来,该院共获得各级表彰76项,有73名干警立功受奖。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