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检察专题>>最高检机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地扫描

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争先创优连结硕果

时间:2010-07-15 10:41:00  作者:刘友忠 刘嘉兴  新闻来源:人民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人民网·天津视窗7月14日电:多年来,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不懈的狠抓自身廉政建设,造就了一只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能征善战的队伍,连续十一年保持了干警违纪违法的零记录。全院上下拼搏奉献,争先创优,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全市检察系统的领先位次,荣获了诸多荣誉,2006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模范检察院”。2010年又第二次荣获“全国模范检察院”的光荣称号。 

  该院能够连续十一年保持干警违纪违法的零记录,并连创佳绩,关键一条就是狠抓队伍,善抓队伍。多年来,院党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市政法委、市院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与基层检察院的特点和实际相结合,紧紧抓住教育、制度、监督这三个关键环节,始终坚持“四个坚持不懈”。做到反腐倡廉耕耘不辍,拒腐防变警钟长鸣,  

  一、坚持不懈抓教育 

  为切实加强基层院党风廉政建设,该院每年都要召开全院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全市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查找分析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制定任务目标,明确相关责任,开展反腐教育。同时分别组织全院中层干部和全体干警签订廉洁从检责任书和保证书,强化大家的廉政意识和责任感,确保检察权的干净行使。为了提高廉政教育的效果,近年来,在开展反腐倡廉正面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将其视为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层次上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一是检察廉政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二是检察廉政文化建设与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相结合;三是检察文化建设与规范化建设相结合。通过长期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检察纪律和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执法观,恪守检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通过举办专题党课教育、组织干警赴西柏坡、井冈山、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举行检察官宣誓仪式等活动,强化党性党风教育,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促进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通过举办廉政征文、干警摄影展、书画展、棋牌赛、趣味体育等活动,特别是将举办好每年的迎新春联谊活动作为检察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实施,在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和潜力,调动干警们各展所长,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歌颂宣传身边廉洁奉公、执法为民、争先创优的好人好事,营造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政治氛围。在欢聚娱乐中陶冶情操、升华境界,提高素养。同时还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优势,开设检察文化、廉政格言、干警风采、学习与交流、警钟长鸣等专栏,多渠道构建展示队伍和干警精神风貌的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的文化生活,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建立和运用干警廉政档案、执法业绩档案、奖惩档案、批评与表扬制度等,强化了对干警工作和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日常考评。 

  二、坚持不懈抓制度 

  该院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化和长效化。结合新时期检察工作的改革发展和队伍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抓制度建设和创新,建立和完善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包括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检察干警管理、执法办案、保密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警务、车辆、财务、机关安全等,特别是自去年以来,该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工作需要,为进一步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推进全院规范化管理,新建立了《检务督察条例》、《干警执法业绩档案制度》等21项制度。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规范、长效的制度管理体系。  

  三、坚持不懈抓监督 

  在不断建立健全实体制度的同时,该院更加注重监督程序机制建设,并狠抓落实。以保证制度的执行力。一是积极创新监督机制。近年来,为规范干警执法行为相继制定了各类执法规则和流程,相应制定了《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健全执法办案制度监督机制的办法》并建立了院执法督察组,对干警执法办案情况实施督察;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门制定了《河西区人民检察院检风检纪纠察办法》并成立了由监察、政工等部门组成的检风检纪纠察组,对干警遵守廉政纪律、工作纪律等情况进行督察;为落实《检务督察条例》专门制定了《检务督察处罚条例》,并成立了院检务督察委员会行使督察权,使内部监督工作范围更广泛,内容更丰富,力度更大效力更强;为落实《干警执法业绩档案制度》配套出台了《执法业绩档案督察管理办法》并成立了院执法业绩档案制度检查小组,专门对各业务部门执行该制度情况实施监督检查。二是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首先健全了工作机构,院督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日常督察工作,并向检务督察委员会负责报告工作。其次在组织上进行了明确分工。检务督察委员专门设置了检风检纪、执法办案两个督察组,分别负责对干警队伍的纪律作风督察及执法办案的督察。由监察政工部门为主组成检风检纪督察组,依据《干警检风检纪督察办法》干警遵守工作纪律、廉政纪律、行为规范等情况进行重点督察。由部分业务骨干组成的执法督察组负责对干警执法办案情况进行督察。两个督察组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监督组织体系。三是实施有效的监督方式。为保证监督效果,该院采取调查研究、执法三查、现场检查、案件回访、设立举报电话和网络监督信箱、定期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干警廉洁守纪、职业作风、执法活动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监督。仅去年以来,就开展纪律作风督察30余次,涉及干警百余人次。开展执法办案督察5次,督察自侦、不捕、不诉等重点案件48件。执法督察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办案人自查、办案部门检查、监察部门督查相结合的“三查机制”。每一起自侦和刑检案件办结后,办案人、部门自查组、和院执法督察组,都要根据院里分别制定的督察内容和项目,包括:办案程序是否合法完整、法律文书是否齐全、涉案款物是否依法依规扣押处置、办案时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按规定向当事人发送“两个须知”及有关告知书、征求意见表,有无超期羁押等问题等等。执法督察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哪怕是办案程序上的一点纰漏、法律文书的个别错字或填写内容不全、不规范等细小环节也不放过,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提出纠正意见,督促改进,并向全院发出检务督察通报9期。 

  为进一步探索创新规范执法行为的监督管理新举措,该院作为试点单位,于2009年在全市检察系统率先建立实施了《干警执法业绩档案制度》,通过对干警执法活动和办案情况的定期记载和动态管理考评,更加增强了干警们秉公执法、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经一年多的试运行,收到了较好效果。为确保该制度的贯彻落实,我院专门制定了《执法业绩档案督察管理办法》,由政工、监察等部门组成的检查小组依据该办法,定期不定期的对各部门执行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出和纠正,保证该制度落实到位。四是完善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为充分运用监督检查结果,做到奖惩分明,我院将监督检查结果与干部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挂钩,并专门建立了“干警日常考评档案”,作为干警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纪检监察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对发现干警检容风纪不端和违反内部管理制度的行为一律记录在案,并依据本院《检风检纪纠察办法》、《检务督察处罚条例》等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罚,并记入“干警日常考评档案”,在年度公务员考核、评优评先、晋职晋级中按照有关规定将被扣除一定分数。这样既形成了既有督察,又有处罚的内部监督机制,改变了以往对纪律作风松弛,又构不成纪律处分的个别现象缺乏有效制约的状况。 

  四、坚持不懈抓“一岗双责” 

  该院在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工作中,始终把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贯穿始终。在制定每年的全院工作要点时,都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坚持“一岗双责”制列为一项重要内容。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全院的反腐倡廉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亲自检查有关措施的落实情况。其他党组成员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年都要向院党组递交《廉政建设责任书》,承诺不仅本人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而且要认真负责的抓好本部门干警队伍廉政教育与管理,落实既抓业务又抓队伍的要求。形成了党组带中层、中层带干警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在去年召开的“天津市政法系统基层科所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推动会”上,该院张春明副检察长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抓队伍廉政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天津日报》、《天津政法报》等新闻媒体、也多次对我院廉政建设工作予以报道。 

  院党组一班人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对形势做出正确分析和估计的基础上,对今年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政法委、区委和市院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抓好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任务,要求全院将中央新颁布的《廉政准则》的学习贯彻与正在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相结合,认真对照、分析和查找队伍中在思想精神状态、廉政勤政、纪律作风、落实各项办案制度、工作制度、队伍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进一步研究制定了管理整肃措施,进一步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保证干警队伍保证检察权的干净正确运行,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刘友忠 刘嘉兴)

[责任编辑:zywglx]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