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工作的迅速发展为检察新闻宣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新的形势任务也对检察新闻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标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山东省检察机关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今年1至6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发表各类稿件6500余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2%。
一、创新工作理念,增加宣传强度
在新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活跃,检察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冲击。只有更加重视和加强检察宣传工作,检察工作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为使检察宣传工作更好地服务检察工作,我们提出要克服“宣传就是采访写稿发稿”的传统狭隘观念,树立新的宣传理念。一是树立检察宣传也是服务大局的理念。我们要求全省各级检察院把宣传工作放在和其他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与其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二是树立检察宣传也是执法为民的理念。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维护权益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通过政法机关维护自身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高,做好检察宣传工作,可以推进阳光检察,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满足当前群众日益增强的司法诉求意愿。三是树立检察宣传也是执法公信力的理念。检察业务部门办理案子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主要是靠宣传来实现的,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良好形象也要靠宣传来树立。通过理念创新,引导全省检察机关进一步深化对检察宣传重要性的认识,各级院普遍从人员配备、财力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宣传工作。
二、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重点构建了“上下统一、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的全省检察宣传一体化机制。一是领导机制一体化。上级院对下级院宣传工作统一领导,加强交流沟通协作,变各个检察院的“独唱”为全省检察机关的“大合唱”,形成工作的强大合力。指导全省各级院成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宣传资源,改变各行其是、力量分散的状况。二是队伍建设一体化。建立宣传部门与各检察业务部门的联动机制,建立信息沟通渠道,省院机关每个业务部门确定一名宣传联络员,有需要宣传的工作活动、好的宣传素材及时告知宣传部门;在全省各级院建立通讯员队伍,在省院网站设立写作爱好者天地,交流宣传写作心得体会;采取定期集中培训、个别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通讯员的宣传工作水平。三是宣传资源一体化。遇到重大宣传课题,全省统一调配力量。如中央出台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部署后,记者站安排沿海六个市的通讯员分别采访并提供情况,记者站汇总材料,在较短时间内写成《让“蓝色”更加夺目》,发在《检察日报》头版头条。
三、创新工作形式,推进宣传深度
检察宣传的最终目标是社会效果,为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我们突破传统的单打独斗开展宣传的束缚,积极创新采访报道形式。一是开展集中宣传。每年组织若干次集中采访报道活动,邀请中央级和省级新闻媒体,对省院和部分市级检察院、基层院进行集中采访。今年4月份我们组织开展了“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集中采访活动,省院组织与各级院自行组织相结合,协调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深入采访报道,一个月的时间,全省检察机关就发表各类稿件1000余篇,推动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二是开展专题宣传。根据不同时期和阶段的检察工作开展不同的专题宣传。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6月30日,省检察院领导率7个检察业务部门来到大众网,以“检察工作服务民生”为主题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两个小时吸引了35000多网民参与,跟帖450多个,其中相关问题280多件,现场回答180多件,实名举报9件,受到网民的欢迎。三是开展重点宣传。牢牢抓住重点,突出特点,推出亮点,增强检察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如记者站采写的单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杨利民同志20年帮扶支持爱唱歌的农民“大衣哥”朱之文的通讯,在正义网和《检察日报》首发后,许多网站转发,国家森检察长作出批示,把杨利民同志作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两个联系”的典型。省委政法委领导了解情况后,专门批示让“利民哥”和“大衣哥”两人参加全省政法系统庆“七一”红歌会,轰动全场,山东卫视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四是主动培植新闻点。检察宣传部门是检察机关的一部分,做好自身的宣传对提升检察机关的整体形象也非常重要。山东省检察机关宣传部门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增加新闻宣传的亮点并做好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7月9日至11日,记者站组织革命老区莒南县大店镇中心小学每个年级的第一名共8名学生及4名老师参加“从乡村走进城市,从今天走向未来,放飞理想之旅”活动,达到“一次活动影响孩子一生、一个孩子影响全校学生”的效果,社会反响强烈,济南市邮政局得知记者站买书是给沂蒙老区的孩子,主动提出把近万元的书籍赠给学生。趵突泉公园、省科技馆、济南西客站、山东大学、省博物馆、济南奥体中心等景点不仅免了所有费用,而且热情地派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进行详细讲解。《检察日报》、正义网和山东主要媒体报道后,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对山东检察机关和检察日报社都是一个很好的形象展示。
(作者系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