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2011全国两会>>舆情观察

全国"两会"首日网络问政成舆论关注的焦点

时间:2011-03-04 19:48:00  作者:夏耘海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在全国“两会”的首日,网络问政无疑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万众瞩目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还是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就加强司法公开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均强调了通过互联网收集民意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发起,继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保护乞讨儿童的提案,也仍在持续引发舆论的热议。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网络民意”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将在这个日益开放的社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都非常重视通过互联网与民众沟通,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均多次与网友在线交流。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也为官民互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与平台。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300多名代表开通微博,与网友交流,听取民意,更是为网络问政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政协将“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收集社情民意的新方式”明确列入2011年的工作部署,表明了其开放的姿态。在网络问政受到热捧并渐入佳境的今天,利用互联网搭建知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的平台,也彰显了我们党与政府工作的水平与能力。

  在司法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当下,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加强司法公开确保司法公正”,并在全国两会期间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与网友在线交流,显示了法院领导对司法公开坦诚、积极的态度,顺应了网络民意。另一方面,在广开言路、吸收民意的同时,也不忘坚持司法独立审判原则,避免受到舆论左右,其中所体现出的司法专业性和独立性,也获得了舆论的一致称赞,在无形中增加了民众对我国司法改革顺利推进的信心。

  保护乞讨儿童的提案议案,能够在两会之初成为舆论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偶然中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从其产生的过程便不难看出,这其中凝聚了多数民众的建议与期盼。在其产生之初,就已经在网络上引发了一轮争论,众多意见领袖与草根民众纷纷建言献策,将互联网“言论广场”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甚至可以从中发现,公民社会的雏形正在不断的意见交锋中逐渐显现。因此,媒体对其不遗余力的关注和报道也在情理之中。

 (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出品)

[责任编辑:zywhzy]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