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全国财政支出规模比上年增长11.9%。其中,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增长18.1%;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增长15.2%;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增长15.3%。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3月7日《经济参考报》)。
今年的两会,“民生”的声音比往年更强,而“民生支出占财政预算2/3”更是为民生这个主题提供了支撑。
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就增长了18.1%,“三农”方面的支出也增长了15.2%……这些大号的两位数足以说明民生在财政预算中的分量正在快速加重,按照这样的速度推算,5年前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肯定低得多。相比之下,“2/3”这个数字确实非常值得欣慰。
不过,从透露出的具体数字来看,这个“2/3”的纯度不是太高。比如,人们通常所说的民生领域是指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就业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的支出仅占总预算的10%多一点儿,这与2/3即66.6%有很大的距离。不难看出,“2/3”是把“三农”支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农业水利、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都算进去了,可是,返还和转移到地方的资金并不一定都用到民生上,而且农业水利、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民生成分也不是太高——如果说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是“纯民生”领域的话,那么农业水利、交通运输等方面只能算是“泛民生”领域。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绝大部分支出用在民生上,公共财政才算是名符其实。国家越来越重视民生,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逐年提高。我们期待着,公共财政的名至实归!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