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2011全国两会>>中国法治>>公安警界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眼中的公安工作机制改革

时间:2011-03-06 10:45:00  作者:张飞  新闻来源:人民公安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国家需要稳定,人民盼望平安,社会期待公正。温家宝总理去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公安工作机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定而有力的步伐。经费保障机制、执法规范化建设、教育培训的大面积展开……目的只有一个:执法公正。 

  破解因 “利益驱动”而乱作为—— 

  经费保障等机制确保公安机关公正廉洁执法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保障不力是制约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因素。

  全国政协委员缪寿良认为,坚决杜绝政法机关因“利益驱动”乱作为的现象,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公安民警工资和职业保障制度,为公安机关等司法部门履行职能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从而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安部积极推进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在新的保障体制框架下,第一次明确了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市县级公安机关的保障责任,提供了有效的政策途径。 

  通过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加大了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力度,资金投入比改革前增长174%。与此同时,各省级财政也按要求普遍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为公安机关提供了坚实的经费保障支持,基层公安机关经费支出状况明显得到改善。从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得到的信息显示,2009年度中央公安转移支付资金全部下达市县级公安机关后,全国市县级公安机关人均经费约增加1.38万元,其中西部地区人均增加2.5万元。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崔亚东对此深有感触:“作为一名从警近40年并担任过基层公安局长的老警察,我现在不用再为经费发愁。司法改革以来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保障不力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这在根本上决定了公安机关能否公正廉洁执法。” 

  群众期待警察 “该管的事情要挺身而出”—— 

  执法规范细则让民警勇于执法 

  “现在警察执法真规范!”日前,北京市民王先生开车在中关村被民警拦下,检查是否酒后开车。民警手势标准、用语文明,一举一动让王先生看到了执法严格而规范的警察形象。王先生的感受是近年来大多数老百姓的切身体会,也是全国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带来的新气象。

  支持北京民警规范执法的,是北京市公安局对4400个基本执法环节作出具体规定的《执法大纲》。与北京类似,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相继出台大量基层急需的执法规范。 

  围绕公安民警“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公安部出台了12万字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主要环节和步骤作出全面规定。针对现场处置规定不明确的问题,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明确了处置的原则、措施和程序。就是执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环节,全国公安机关也从执法制度入手,健全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标准,从源头上解决随意执法、粗放执法、执法不公等突出问题。 

  由行为标准而及执法理念。2008年以来,公安部党委根据执法环境的变化,明确提出了“严格公正规范、理性平和文明”的执法理念。经过奥运安保、国庆60周年安保、上海世博安保、广州亚运会安保等一系列实践的检验,这一执法理念已拓展到维稳处突、执法办案、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成为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活动的重要原则。 

  来自公安部的信息显示,与2002年相比,2009年度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优秀比例上升了12.6个百分点,不达标比例下降了3.38个百分点。 

  全国人大代表赵家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希望公安民警 “该管的事情要挺身而出,要勇于执法,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而在过去的一年,不仅是敢管事,公安机关还能解决事。“这几年公安机关开展的大接访、大走访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它解决了不少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期待公安民警更有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尉中民说。

  全国政协委员王俊峰评价道:“规范化执法就是依法行政的一个要求。公安机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使很多民警得到了教育和保护,也改善了民警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为民警营造公正的执法环境—— 

  保护好公安民警依法执法、服务的积极性 

  公安民警作为公安工作机制改革的参与者和具体执行者,能否为他们营造公正的执法环境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 

  缪寿良委员认为,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公安民警工资和职业保障制度。这一观点得到一些代表委员们的认同。全国人大代表陈志胜就认为:“民警的待遇也要有所增加,这也是公平公正的应有之义。” 

  “警察是和平时期最不能享受和平的职业、是社会矛盾凸显期最不能回避矛盾的职业。”全国人大代表万凯说。对公安工作深有了解的他认为应从3个方面为民警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政府加大对公安民警福利的投入,提高因工牺牲民警、烈士及其家属的抚恤标准;提高对民警疾病的补助和医治水平;提高民警的工资津贴标准。二是尽快建立民警依法使用武器警械的实施细则,鼓励民警佩带枪支执行公务,更好地打击暴力犯罪、恐怖犯罪。三是各级公安机关建立民警维权委员会,保护好公安民警依法执法、服务的积极性。 

  当前,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并且越来越多地汇集到政法机关。我们有理由相信,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重要理念的公安机关必将继续着力改革,解答好“公平正义”这道沉甸甸的命题。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责任编辑:zywml]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